马鞍传承牧马人之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鞍传承牧马人之乐   2014年6月7日,内蒙古达茂旗百灵庙镇新胜街。天气晴好,街人优闲。路口有老先生老太太坐在屋檐台阶下观望来往的行人。   中午一点多钟,巴音毕力格从30里外的巴音敖包苏木赶到百灵庙镇新胜街的“手工艺品店”。他没有骑着草原骏马而来,而是开着“铁马”而来。“马在草原上跑得快,在公路上只能开车。”   巴音毕力格身材清瘦,动作敏捷,眼神清亮,沉静内敛。他的手工艺品店的招牌很小,与街上各色手工艺品小店一样,没有特别之处,特殊的是这个店名:牧马人的欢乐。“店名是我自己取的,我做马鞍,做马的嚼头,自己觉得很快乐,所以就叫这个店名。”   从2008年,当地政府进行牧区禁牧还草以来,至今已近十年。牧区移民被安置在百灵镇河东区生态移民小区,为了延续草原牧区生活与文化。在小区前面的绿色廊道广场上建有民族祭祀台。   民族祭祀台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牧民群众用来在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祭天的,第二层四周矗立着12尊属相的雕塑;第三层是祭火台,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牧民群众用来祭火的。巴音毕力格家也在具有民族文化氛围的移民小区里。虽然在城里已安家,但巴音毕力格还是习惯把牧区的家称作自己的家。   五色雕花马鞍   一打开卷闸门,眼前只觉五彩斑斓。五彩的马鞍、嚼头、脚蹬、马鞭,可以用金碧辉煌来形容。蒙古文化崇尚五色文化,寓意对应天、地、山川、河流、血液。摔跤手脖子上挂着的五色彩带,敖包上的五色风马旗都是极其神圣的,同样,在马鞍的制作上也采用了五色系。   呈列在店里的马鞍都是巴音毕力格与他的弟弟纯手工制作。弟弟负责木工部,而马鞍的上漆、拼接、雕刻、嵌银都是由巴音毕力格一手完成。而马鞍上的一些配件,如脚蹬上的铜扣,则由其他一些配件店购进。   一般的马鞍售价是几千元,也有好几万元的,就是嵌银的马鞍。现在马鞍的客户有一部分是牧民,一部分是博物馆,还有一些影视制作单位,最主要的客户是城里人,家里装修房子,请一座五彩斑斓的马鞍放在室中,寓意马上平安,是一件既美丽又吉祥的工艺品。特别是住在城里的蒙古族人,更喜欢马鞍,因为他们对马鞍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以巴音毕力格相对娴熟的手艺,一副马鞍子需要半个月的工时,马鞍越精致,费时越多。   桌子上有一个半成品的马鞍。巴音毕力格给我介绍马鞍的组成部分:前鞍桥、后鞍鞒、前鞍翅、后鞍翅、鞍座、鞍棱。这是他弟弟做的工序,看起来是几面板,但这两块板要平整光滑,要同马脊梁吻合,工艺要求高,做工非常细。   一副马鞍一般用四大块材料,两块凸形的称为鞍板,两块U形的称鞍鞒。在粘合这四块木料的时候,要注意角度、宽度、弧度的把握,用一种特殊的胶(俗称鳔胶,是一种用动物的皮熬制的粘性很强的胶),把木板粘合在一起,就有了马鞍的雏形。接下来要把马鞍放在库房风干,然后在鞍鞒和鞍板、鞍座相接的地方,钻空打眼,安装附属部件,左右鞍板的前后,还要各打4个眼,用来穿缀捎绳。左右鞍板前面各打一个眼,里面穿出绳环。   接下来是用腻子刷马鞍,用砂纸打光,保持马鞍的光滑,这样重复两遍,一直到马鞍光滑为止。之后给马鞍上红色油漆。油漆上二到三次,每次干三天,待到油漆干了,这样做出来以后,还是一副裸马鞍,它上面要包起来,下面要衬上屉子,左右加大?小?,前后穿上捎绳,才能成为一幅完整的马鞍。   这些工艺已经流传很久,但是因为是手工,做出的手工都不甚相同,具有手艺人自己的气质。“谁做的马鞍自己一下子能看出来!都有自己的小创新!”巴音毕力格说。   清扫了地面,铺上毡子,巴音毕力格拿出皮子开始制作马嚼头。这些皮子是自家产物,牧民家庭每年冬天都会宰几头牛羊用来食用,冬天天气寒冷,肉食不会变质,风干的牛肉吃到来年夏天也没有关系。   “现在超市卖的牛肉干都是在工厂烘干制作出来的,一点也不好吃,哪有我们牧民自家的牛肉好吃,而且卖的牛肉干还那么贵。所以我们放牧养牛,也是为了省点钱,能有牛肉吃就行。”   离不开的草原   牧区禁牧已近十年,牧民来到城里生活,一些牧民安居乐业,当上了市民,但是一些牧民还是不习惯在城里生活,于是偷偷跑回牧区,重新放牧。当然这样的放牧是不允许的,所以只能偷偷放,养的牛羊、马都是不多的数目。   “以前能养好几百头马,现在养二十几头。政府说保护生态,肯定要支持。”因为禁牧,巴音毕力格随着移民大军来到城里,不能放牧,在城里不知道能干些什么。于是想到自己从小就会的马鞍手艺,在城里开了这家店,可以给家里增加收入。“制作马鞍是我们民族的东西,不能丢弃。我弟弟从小也会做马鞍,所以我们一起开了这家店。”   巴音毕力格的手艺是父亲传授的,父亲的手艺是爷爷传授的,一代传一代,称得上传家宝了。巴音毕力格从小就在牧区放马,他喜欢马,喜欢马鞍,从小跟着父亲做手工。“父亲做的马鞍比我做的更好,他是用心做给他的马儿们,放在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