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参考).pptVIP

第42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参考).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立克次体感染 患严重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Q热和恙虫病)的8岁以下儿童、孕妇或对四环素类药物过敏者可选用。 4.眼科局部用药---沙眼、结膜炎 不良反应 1.血液系统毒性 血细胞减少(可逆) ---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与剂量和疗程呈正相关,及时停药可以恢复。 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可逆) ---与剂量大小和疗程长短无关,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50%),幸存者发展为白血病。 概念:新生儿或早产儿用量过大,于治疗的第2-9d发生循环衰竭,出现腹胀、呕吐、呼吸困难及进行性血压下降、皮肤苍白等,症状出现2d内的死亡率可高达40%。 机制:肝脏发育不全,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及肾脏排泄功能不完善,对氯霉素代谢,解毒功能差,使药物在体内蓄积 防治: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2.灰婴综合征(gray syndrome) 3.其他: 过敏反应:皮疹、药热、血管神经性水肿 神经系统:视神经炎、周围神经炎、失眠、幻视。 溶血性贫血: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所致 应用注意 监测血象,治疗前、后及治疗中要系统定期检查血象,白细胞2.5×109/L,应立即停药。 氯霉素为肝药酶抑制剂,可减少华法林、甲苯磺丁脲、苯妥英钠和氯磺丙脲的代谢,使它们的血药浓度升高,甚至造成中毒。 对肝肾功能不良、G-6-PDH缺陷者应慎用。婴儿、孕妇、乳妇禁用。 思考题 名词解释:①二重感染,②灰婴综合征 四环素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抗菌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繁殖期杀菌剂(Ⅰ类) 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PBPs) 药物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1-4代的特点 抗生素小结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快速抑菌剂(Ⅲ类),G+菌 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50S亚基) 药物: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与红霉素相似,可进入骨髓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 与青霉素相似,用于严重的G+菌感染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静止期杀菌剂(Ⅱ类),需氧G- 杆菌 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全过程(30S亚基) 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 不良反应: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断、过敏反应 四环素类抗生素 广谱速效抑菌剂(Ⅲ类) 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30S亚基) 药物:四环素、多西环素等 不良反应:二重感染、影响骨/牙生长 氯霉素 广谱抑菌剂(Ⅲ类) 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50S亚基) 不良反应:抑制骨髓造血、灰婴综合征 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青霉素/头孢 + 链霉素? 青霉素/头孢 + 红霉素? 红霉素 + 克林霉素/氯霉素? 协同 拮抗 拮抗 3 2 1 * 四环素不再作为首选;土霉素用于治疗肠阿米巴痢疾,对肠外阿米巴病无效;金霉素仅保留外用制剂治疗结膜炎和沙眼等。 * * Q热是由伯纳特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以突然起病,发热,乏力,头痛,肌痛与间质性肺炎,无皮疹。 病因 (一)传染源:家畜是主要传染源,如牛、羊、马、骡、犬等,次为野啮齿动物,飞禽(鸽、鹅、火鸡等)及爬虫类动物。(二)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2.接触传播:与病畜、蜱粪接触,病原体可通过受损的皮肤、粘膜侵入人体。  3.消化道传播:饮用污染的水和奶类制品也可受染。   (三)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症状   潜伏期12~39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急骤,少数较缓。   (一)发热:初起时伴畏寒、头痛、肌痛、乏力、发热在2~4天内升至39~40℃,呈弛张热型,持续2~14天。   (二)头痛:剧烈头痛是本病突出特征,多见于前额,眼眶后和枕部,也常伴肌痛,尤其腰肌、腓肠肌为著,亦可伴关节痛。   (三)肺炎:约30~80%病人有肺部病变。   (四)肝炎:肝脏受累较为常见。患者有纳差、恶心、呕吐、右上腹痛等症状。 检查   1.血象:血细胞计数正常,中性粒细胞轻度左移,血小板可减少,血沉中等程度增快。   2.血清学。   (1)补体结合试验。   (2)微量凝集试验。   (3)免疫荧光及EliSA检测Q热特异性IgM(抗Ⅱ相抗原),可用于早期诊断。   3.病原分离。 治疗   四环素族及氯霉素对本病有特效。每日2~3克分次服用。服药48小时内退热后减半,继服一周,以免复发。复发病例再服药仍有效。亦可服强力霉素200mg,每日1次,疗程10天。对Q热心内膜炎者,可口服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每日4片,分二次,连用4周,也有疗程需达4个月者。或用四环素和林可霉素联合治疗。也可以Ⅰ相抗体是否下降来决定药物疗程。有心脏瓣膜病变者,可行人工瓣膜置换术。 * 剧烈的腹泻、肠壁坏死、体液渗出甚至休克死亡 * 四环素与牙齿中沉积的钙离子结合,造成恒齿永久性棕色色素沉着,即四环素牙或牙齿黄染,牙釉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