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北民歌的迭词与叠音艺术谫论.pdf
2003年第 10期 (总第 100期)
广西社会科学
GUANGXI S0CIAL SCIEN(
NO.10,2003
(Cumulatively,NO.100)
陕北民歌的迭词与叠音艺术谫论
汪东锋
(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 任何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种类,都有与之相应的表现手法。陕北民歌也是这样。陕北民歌这朵在黄土地上 绽放的民问文学奇葩,也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表现艺术,其中迭词与叠音艺术的运用就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图探讨陕北民 歌迭词与叠音的运用方式及表达效果,从某种程度上揭示陕北民歌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陕北民歌 迭词 叠音 [中图分类号] I2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917(2003)10—0117—03
陕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也是一座民间艺术的宝库一陕 北民歌、安塞腰鼓、安塞剪纸等名闻天下。陕北民歌以其博大 的内容、活泼的形式、自由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和奇妙的语言, 为陕北人民所喜闻乐见 ,为中国民间文学乃至世界民间文学 宝库增添 了光彩。陕北民歌之所 以具有如此独特的艺术魅 力,这与它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息息相关。陕北民歌的巧妙 的迭词、丰富的叠音等是催生陕北 民歌这朵艺术奇葩的重要 手段 ,是值得人们认真研究总结的。 迭词,也叫重叠,顾名思义,是指词语的重叠。迭词是民 歌比较常见的一种表现方式。迭词可以使得民歌容易上 口、 便于记忆;突出形象,增强动感。古代民歌中就开始运用这种 方式来表情达意。如《木兰诗》中有“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 名。”这里的“卷卷”就是量词“卷”的重叠形式,借以表达数量 多之意。迭词这一表现手法在江南民歌中不多见,在北方尤 其是西北民歌中较为常见。有一首流传很广的西北民歌《劈 破王》中写道 :“蜂针儿尖尖儿的,做不得绣;萤火儿亮亮的,点 不得灯;蛛丝儿密密的,上不得筘。”这首民歌表达了一个女子 在爱情破裂时的怨恨之情 ,其 中就使用了“尖尖”“亮亮”“密 密”这样的迭词,加深了人们对这位青年女子怨恨之情的理解 与感受。但是,对迭词运用的巧妙,几乎达到了信手拈来而有 浑然天成并取得光辉成就的当首推陕北民歌。陕北 民歌中不 仅动词、形容词、量词能重叠,就连名词、副词也使用迭词,从 而把迭词艺术发挥到淋漓酣畅的程度。如府谷民歌《一对对 毛眼眼望哥哥》中唱道 :“一对对鸭子一对对鹅,一对对毛眼眼 望哥哥。”这里把“对”“眼”重迭起来,与其他词语相“粘”,既整 齐又活泼流畅的节奏,唱起来明快流畅和谐优美,听起来如滚
珠流泉,朗朗上口。另外 ,歌词里如果只用上一个“对”、一个 “眼”,给人的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对对~眼眼”会给人以 直观且感性很强的立体的形象。“对对”“眼眼”,把单个量词、 名词迭连起来,借繁复的语音感觉突出形象,“对对”突出鸭子 也能相依相偎,相亲相爱 ,何况有感情的人呢?“眼眼”强化了 主人公是大花眼,眼睫毛长 ,暗指女孩子聪明有主意。这样, 借助迭词化生硬为柔和,化抽象为具体,从而给人可观可感的 立体形象和亲切动人的心理印象,同时又增强了歌词悠扬婉 转的音乐美。类似的例子在陕北民歌中俯拾皆是。 就迭词而言,陕北民歌中名词相迭使用的情形较为普遍 , 如 : 撩得见那柴柴撩不见人 , 泪格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红豆豆角角对抽筋, 谁也不能卖良心。
走不完的大路过 不完的河 ,
·决刀刀割不断你和我。
豌豆豆开花麦穗穗长, 妈妈卖女子没商量。
以上歌词中的迭词都是名词相迭,这样做可以把客观事 物描摹的细致真切,形神毕现,这既符合口语的自然节奏,又 有巧妙的艺术安排,读起来音韵铿锵 、朗朗上 口,同时也大大
[收稿日期]2003—06—02 [作者简介]汪东锋(1964一)男,陕西铜川人,延安大学文学院讲师。
1l7
汪东锋/ 陕北民歌的迭词与叠音艺术谫论
丰富了歌词的思想内容。 在陕北民歌中,量词的重叠运用也十分常见。陕北民歌 中把量词重叠以后,不仅增加了事物原来的容量,又让人感到 十分亲切,也使歌词朗朗上口。下面的句子可以看作是这方 面的范例:
一 道道水来一道道山, 赶上个骡子走三边。
.
一 对对鸭子河湾里游, 泼上性命跟你一达儿走。
走头头的骡子三盏盏的灯, 戴上了的个铃儿哇哇的声。
三行行鼻子儿两行行泪, 你哥对老乡无注意。
-71子韭菜缯把把 , 巧 口口说 下些疼人 的话 。
想你想你实想你,
三天天没喝下一 口口水 。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陕北民歌中,形容词、动词的重叠使 用的例子也不少见。使用形容词的重叠形式 ,可以使抽象的 东西形象化,使对事物的描绘达到生动而鲜明的程度;使用动 词的重叠形式,可以使动作有鲜明的动感,使人如闻其声、如 临其境的强烈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