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诗、画的完美结合——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民族特性及演奏艺术.pdfVIP

音、诗、画的完美结合——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民族特性及演奏艺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诗、画的完美结合——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民族特性及演奏艺术.pdf

第 12卷 第 5期 V01.12 No.5 2005年 9 Sep.2005 音 诗 画的完美结合 — — 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民族特性及演奏艺术 刘 进 (鄂州大学 艺术系, 湖北 鄂 州 436000) 摘 要:文章以曲名的由来为导引,着重从作品的曲式结构、调式、和声、织体、旋律等方面阐述和分析 了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民族特性 ,并对作品演奏的技巧性和 艺术性处理作 了详细的论述 。以期从 中获得 对 民族钢琴音 乐作品艺术表现上的启示。 关键词 :钢琴曲;《二泉映月》;民族风格 ;演奏艺术 中图分类号 :J6O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9004(2005)05—0078—03 《二泉映月》是 民间艺人阿炳 (原名华彦 钧)于20世纪30 年代创作并演奏的一首二胡独奏曲。作品既是他悲歌式的 一 生呕 心沥血的高度艺术结晶 ,同时也是具有最高艺术成 就 的二胡 曲 目之一 。乐 曲以其委婉流畅 、跌宕起伏 、意境深 邃的旋律,运用二胡五个把位上的演奏,并配合多种弓法的 力度变化,流露出压抑悲怆的情调,表现了作者在旧社会饱 受辛酸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 曲家储 望华先 生20世 纪70年 代将此 曲改 编成钢 琴独奏 曲,该改编曲在原曲调表现力的基础上 又充分发挥 了钢琴 的多声部优势 ,运用 丰富多彩 的和声织体 ,将 乐曲单线 条旋 律 中未尽之 言 、未达之 意 ,从 立体关 系中同步表现 出来 ,既 保 留原意和风格 ,又有创新 ,成 为民族钢琴音乐 中的精 品之 一 。 一 曲名的 由来 阿炳(1893—1950),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他是当 地雷尊殿道 士华清 和之子 。华清和号雪梅 ,擅长演奏各种乐 器 ,尤精于琵琶的演奏。阿炳 自幼从其父学 习音乐。三十五 岁双 目失 明。由于社会动乱 ,道 产亦变卖殆尽 ,而开始了流 浪卖艺的生涯 。阿炳 的器乐演奏尤其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 爱 。其超群的技艺 ,早在十八岁时 已被 当地道教音乐界所公 认 。 阿炳 的二胡演奏风格清新刚劲 ,在琵琶演奏上也有很 深 的造诣 ,他 以 自己的创作 、演奏 ,表达 了他对现实生活 的 深刻感受 。著名 的作 品有二胡 曲《二 泉映,j》、《听松》、《寒 春 风 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 出塞》 :龙船 》等 。1950年 曾将他所演奏的六首乐曲录音 ,由中央 。 乐学 院民族音乐 研究所将其 记录整理编成 《阿炳 曲集 》,并 由人 民音乐出版 社于1956年出版。但实际上,阿炳能演奏270余 乐曲。遗憾 的是 ,这份珍贵 的遗产 由于他的早逝而大部分失传了。 关于(-泉映月》标题的由来,祝 匡先生曾经在一篇 文章 中有这样的 回忆 :当年录音后 ,杨荫浏先生问阿炳这支 曲子的 曲名时 ,阿炳说 :“这支曲子足没有名字的 ,信手拉 来 ,久而久之就成 了现在 的这个样子 ”。杨先生又问 :“你 常 在什么地方拉”?阿炳 回答 :“我经 常在街头拉 ,也在惠山泉 亭上拉”。杨先生脱 口而出 :“那就 叫《二泉》吧”。我说 :“光名 《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粤曲里有《三潭印月》,是不是 可 以称它为《二泉 印月》呢”?杨先生}兑:?印 ’字抄袭 的小够 好,我们无锡有个映L【J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哪炳当即 点头同意。《二泉映月》的曲名就这样 定下 来了。 从这一段 回忆来 看,曲名和乐曲的内容实 没 有任 何关联的,因此对这首乐曲的内容我们不能囿j: 的含 义,而要从作品本身的民族风格及演奏艺术j二去抓。0, 能 揭示 其深刻的内涵 。 二 关于民族风格 (一 )曲式结构及调式的 民族特性 作 品虽篇 幅不长 ,但 全曲一气 呵成 。其 意境深 、含蓄 凄凉,它的形式十分朴素、自然。外表平静、越脱,内心哀怨 、 悲愁 ,形象 柔婉流丽 ,气质刚毅 、坚韧 。乐曲 是I“一个乐,dJ组 成 的乐段经五次旋律变奏 、展衍而构成 的。全 』 分六段 , 其结构为 :引子A A1A2A3A4A5c0da(即 一一”料的 几次 变 奏 ),这是我国民间音乐 中最 为常见的变奏俗 曲式结 构。它 是一 首包 含a、b(b1两个 主题 的二 重变 奏曲 ,王邈 11小 l节,前有引子 1小节 ,第一 、三乐句均 为4小节 ,笫 二 乐,uJ只彳『 2小节 ,这 两个主题采用 了完 全不 同的运 用方式,a在五次 变奏 中不断 的作大幅度的 、长短不 一 、高 低埘 比 、张弛有序 的各种变化 ,而b则始终保持着基本的稳定状态贯穿全曲, 它们依循 的足 中国传统 的美学原则 ,体现 r巾 几 千年来 传承的“和”的审美 意识 ,这种“在统 一的 前提 下求 对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