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清书籍]第6章3节类似羰基化合物
第三节 类羰基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 许多分子、离子与CO属于等电子体,其成键特性与分子结构与CO也十分类似,因此,这类分子与金属原子、离子可以生成与羰基化合物具有类似结构与性质的一大类化合物—类似羰基的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 本节讨论N2、NO与过渡金属形成的类似化合物。 一.分子氮(N2)配合物 1.概述 1965年A.D.Allen等在水溶液中用水合肼还原RuCl3,获得了第一个分子氮化合物。 能够生成稳定配合物的金属 制备方法:低温基质隔离技术。 2.N2分子的分子轨道和键性质 N2为双原子分子 CO与N2分子轨道能级对比 能级比较 3.N2分子的配位方式 与CO类似,但更复杂。 4.分子氮配合物中M-N2键的本质 (1)端基配位 (2)侧基配位 5.某些N2配合物结构与红外数据 详见教材p207表5-7。 二.亚硝酰基(NO)配合物 NO+与N2、CO互为等电子体。 2.亚硝酰基配合物的特点 (1).结构一般符合18e规则; (2).NO可以提供3e成键;CO提供2e成键; (3).CO配合物中反馈键电子全部来源于金属;NO配合物中反馈键电子有一个为其本身具有; (4)端基配位时CO总是直线,而NO却具有直线可弯曲两种类型; 3.几种亚硝酰基配合物结构 同种化合物中可有几种配位。 三.其他类型化合物 常见有:(1)不饱和链烃π配合物; (2)夹心式化合物; 四.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催化反应 1.基本反应类型 2.应用实例 (1).烯烃加氢反应 (2).烯烃醛基化 即:CO、H2和烯烃在Co和Rh反应生成醛。 (3).烯烃氧化成醛 乙烯在Pd2+和Cu2+盐溶液,在O2的存在下氧化为乙醛。 (4).烯烃异构化 包括:双键迁移、顺-反异构化等。 (5).聚合反应 最著名的是Ziegler-Natta催化剂。即以Al(C2H5)3和TiCl3或TiCl4制备的一种催化剂。 思考题 1.何谓类羰基配合物?它们在成键方式上与羰基成键何谓类似与不同? 2.为什么在空气中二苯铬比二茂铁容易氧化? 3.有机金属化合物具有哪些反应类型? 4.举例说明有机金属化合物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及催化机理。 * 2RuCl3 + 7N2H4 + 2H- →2[Ru(NH3)5N2]2+ + 6Cl-; 直接用N2与金属还原合成分子氮化合物在1967年才获得成功。 Au Ag Cu Pt Pd Ni Ir Rh Co Os Ru Fe Re Te Mn W Mo Cr Ta Nb V Hf Zr Ti 稳定性差 在类似羰基有机金属化合物中,金属一般处于低氧化数,同时还有其他配体(如NH3、膦等)存在。 2σg和1πu谱带相当宽,符合一般化学键的谱带特征,为强成键。 2σu和3σg谱带相当锐细,具有孤对电子特征,分布在N-N键轴外侧。 1?g 最高占有轨道 最低空轨道 N2分子的最高占有轨道能量更低,故氧化比CO难。 N2分子的最低空轨道能量更高,故还原比CO难。 即:N2生成的配合物不如CO稳定。 -15.6ev -14.0ev -8.6ev -8.0ev 分为三类:端基配位;桥基配位;侧基配位; N2用最高占有3?g轨道与金属轨道成键,即配体为?电子给予体; N2用最低空1?*g轨道接受金属d电子,即配体为?电子接受体; d?-p?*反馈键 N2用次高占有1?u轨道与金属轨道成键,即配体为?电子给予体; 形成?给予型三中心配位键 N2用最低空1?*g轨道接受金属d电子,即配体为?电子接受体; 形成?型三中心反馈键 形成?-?协同作用 2330 2100 2105 2020 σ氮/cm-1 Ⅴ Ⅲ Ⅱ Ⅰ Ⅰ 结构类型 178.2 176.8 直线 178.6 ∟MNM /0 109.8 112 116.6 83 112 111.8 N-N键长/ppm 117 200.5 255 210 201.4 M-N键长/ppm 自由N2 {[(PCy3)2Ni](N2)} {[η5-C5M5)2Ti]2(N2)} [RhCl(N2)(ppr3)2] [Ru(NH3)5(N2)]Cl2 反-[Mo(N2)2(dppe)2] 配合物 1.亚硝酰基(NO)配合物制备 NO与许多金属能够生成类似羰基二元化合物,但被证实的还较少。 在戊烷存在下Cr(CO)6与NO经过光解还原可以生成Cr(NO)4; Cr(CO)6 + NO Cr(NO)4 戊烷,hγ 黑色固体,四面体结构 以羰基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取代还原制备亚硝酰基配合物是常用手段。 烯烃配位方式图示 (1).解离和加和反应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