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知识移转.ppt
知識管理第八章 知識管理行為的衡量 學習目標 1.瞭解知識取得的定義。 2.瞭解知識取得的模式。 3.瞭解知識取得的層次。 4.瞭解知識分享的意涵。 5.瞭解知識分享的模式。 6.瞭解知識分享的方式。 學習目標 7.瞭解知識移轉的意涵。 8.瞭解知識移轉的方式。 9.瞭解知識移轉的階段。 10.瞭解吸收能力的意涵。。 11.瞭解吸收能力與知識管理的關聯。 第一節 知識取得 1.1 知識取得的定義 Huber(1991)視組織學習為資訊處理的過程,他將組織學習過程區分為知識取得、知識擴散、資訊解釋及組織記憶, 知識取得(knowledge acquisition)的內涵,分述如下 (1) 天賦學習: (2) 經驗學習: (3) 替代學習: (4) 移植: (5) 搜尋: 第一節 知識取得 Andrew, Arvind, and Albert(2001) 尋求且獲得全新的知識或就現存的知識,通過個人或是企業伙伴的合作及共同研究以創造新的知識。 第一節 知識取得 Nonaka 與 Takeuchi(1995)則認為一般組織知識取得自多方面,包括供應商、經銷商、研發單位、大學、政府專案及市場相關人士 Rulke, Zaheer, and Anderson (2000) 管理者的主要知識來源可分為組織內人際管道、組織內非人際管道及組織外非人際管道等。 第一節 知識取得 1.2 知識取得的模式 Meyers(1990)提出的四階段學習模式: (1)維持性學習(maintenance learning): (2)適應性學習(adaptive learning): (3)過度性學習(transitional learning): (4)創新性學習(creative learning): 第一節 知識取得 Crossan 等人(1999)將知識取得的層次分為: 個人、團體與組織, 過程有以下四種: (1) 直覺(Intuiting): (2) 解釋(Interpreting): (3) 整合(Integrating): (4) 制度化(Institutionalizing): 第一節 知識取得 Zahra George(2002)針對知識吸收建立一個模式(如圖1) 潛在吸收能力應包括三個成份 1.經驗(先前之投資與知識) 2.投入(指密度、速度與方向) 3.內化(指瞭解) 吸收知識,必須經由社會的整合機制(正式與非正式),轉換到實際運用,方可提昇競爭優勢和整體績效。 圖8-1 知識吸收能力模式 第二節 知識分享 2.1 知識分享的意涵 Nelson 與 Cooprider(1996)認為知識分享(knowledge sharing)的過程與溝通(communication)有關,但不等同於溝通;與資料分配(information distribution)有關,但不等同於資料分配。 第二節 知識分享 Hendriks(1999)認為,知識與有形的物品不同,不可能輕易的被傳遞,因為其中包含了需要知識接收者會意的部份。 知識分享的程序包括: 1. 知識擁有者將知識「外化」(externalization) 2.知識需求者將知識「內化」(internalization) 兩個步驟。 第二節 知識分享 Hendricks以Herzberg的二因素理論解釋知識分享的動機,他認為缺乏保健因子時,會導致員工對工作的不滿,而減少知識分享;但激勵因子存在時,會增加員工知識分享的動機,但是若缺少激勵因素,員工也不會因此感到不滿或減少原有動機。 第二節 知識分享 Senge(1997)將知識分享定義為「協助他方發展有效行動能力,且知識分享必須與對方互動,並成功地轉移至對方,形成對方的行動能力。」 知識分享行為即為幫助他人學習,也就是知識分享者的「施教」活動。 第二節 知識分享 Davenport 與 Prusak(1999)二位學者共同發表的知識分享公式: 知識分享=傳送+吸收 「知識市場」的觀點解釋知識交易的動機 市場買賣雙方都是為了交易過程中可以獲得的好處。 圖8-2 知識分享模式 第二節 知識分享 2.2 知識分享的方式 陳銘鴻(2006)從過去的文獻當中選擇九種最為常見之知識分享活動,因而歸納出九種知識分享形式: 1. 透過「專家黃頁」的知識分享活動 2. 透過「上傳知識文件檔案到公司資料庫」之知識分享活動 3. 透過「線上電子論壇」之知識分享活動 4. 透過「使用公司之外的資料庫」之知識分享活動 第二節 知識分享 5. 透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ppt.ppt
- 第一章疾病概论.ppt.ppt
- 第一章社区和社区科普概念及相关解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doc
- 第一章绪论-忻州职业技术学院.ppt
- 第一章绪论-致理技术学院.doc
- 第一章绪论.ppt-上海中医药大学.ppt
- 第一章绪论(2学时)本章我们讨论5个问题1、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ppt
- 第一章阴阳为本.ppt
- 第一篇康复护理学基础.ppt
- 第一节、体育科研资料的整理.ppt
- 2024至2030年中国半风干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04月河北石家庄高新区药品医疗器械技术服务中心选聘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与考点剖析含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中国膜片弹性联轴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滤芯回收喷粉室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全透明铱金笔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04月山东临沂市电子科技学校招考聘用教师5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与考点剖析含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04月云南省元阳县事业单位2024年公开招考74名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与考点剖析含.docx
- 2024年04月广东深圳市宝安区卫生健康局选聘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与考点剖析含答案详.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按摩椅托杆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痢必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