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白居易的文化关联及差异.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与白居易的文化关联及差异.pdf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JTY OF CHINA 2010 年第 1 期 No.1 2010 苏轼与自居易的文化关联及差异 尚永亮 [摘要〕 苏轼是宋代文人中取法白居易、声称慕乐天并挣力付诸实践的早期代表,苏轼与自居易除 在人生经历、出处行藏等方面颇多相似处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生观、处世态度尤其是超越意识的接近,由 此奠定了二人间紧密的文化关联。苏、白的差异表现在:对自我和外物的态度不同,对富贵利禄的态度不 同,对待忧患的态度以及由此导鼓的精神境界的深广度不同.由其关联,我们得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文人 某些具有共性的类型特缸;由其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苏、自二人相互区别的个性特点。就总体看,则 无论关联还是差异,都清晰地展示了中国文人在逆境中从执著走向超越的跋涉足迹,构成了相较于屈原、 杜甫等而有着明显不同的另卢种人生范式。 [关键调] 苏轼;白居易;文化关联;差异 [作者简介] 尚永亮: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北武汉 430072) 一、出处似乐天与苏白之文化关联 苏轼(1037-1101) ,号东坡;臼腊易 (772- 846) ,学乐天。考工人字号出处,乐天盖取自 《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白氏用以 为字,为自己的心性传神写照,在诗中明确声苦: 死生无可无不可,达能达哉白乐夭。(达哉乐天 行)而东坡则与苏之藕白有关。宋人洪近调: 东坡滴庸黄州,始自称东坡居士。详考其意,盖 专慕白乐天而然。[IJ阴阳翻阅自集,如其滴居忠 州时曾作有多酋与东坡相关的诗作,如《东坡种 花二首》、《步东坡》、《别种东坡花树两绝》等。苏 轼借以为号,潜藏着面对困境而取法乐天、力求轻 松栖脱的旨趣。这样看来,东坡既是苏轼的{ 个别号,也成了他价值取向的标记和人格精神的 载体。在东坡飞乐天这两个似无关联的字号 中,已隐然透露了苏、白之间颇具关联的文化信 息。 苏轼句白居易虽然相去近二百年,但在人生 经历、出处行藏等方商却多所相似。工人早年都 热衷于政治,仕宙之路被折不断,在回京与外放的 反复中,历经了荣辱与风霜;而且在频繁的迁滴 中,他们的人生观和处世心态都曾产生日大的转 折和变化。元和十年 (815 年) ,白居易因越职育 事,被贬为江州司马,是年 43 岁;元丰二年 (1079 年) ,苏轼因乌台诗集贬至黄州任团练剧便,亦 为 43 岁①。自被贬眉,探恩人生价值和出处问题 而转向独替一路(见《与元九书训,并明确声音: 浩然江湖,从此长往(占3 杨自费卿书) ;苏被贬 后,注目人生与批会、宇宙的关系〈见《前赤壁赋》 等) ,发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I临江仙· 夜归临摹)的吟唱.此后工人成摇朝,或外放,祝 浑不定。白居易于低庆二年 (822 年)出刺杭州, ① 苏轼饺子宋仁察景串在二三年(1036 年〉个二月十九日.tJé公历计则为 1037 年 1 月 8 日.如将出生年算:? 1 岁,则是年当为 44 岁, 孔凡礼着《苏轼年谱HPl安此计算,见该书上粉 .424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98 , - 131 - 是年 50 岁;苏轼则子元葡四年(1089 年)知杭州 府,是年 52 岁。对二人这些相似的行迹,苏轼有 着明确的意识,在离开杭州时曾作诗…酋,诗题明 言: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相似乐天,虽才名相竭而 安分寡求,亦庶几嚣。诗云:出处依稀似乐天,敢 将衰朽较前贤。便从洛社休宵去,犹有闲居二十 年。。从诗题诗意肴,苏轼对自厨易是颇为认同 的。在苏轼诗文中,慕白的表述屡见不鲜,如 我甚似乐天,倒无索与蛮(((次京师韵送表弟穗 酶叔赴费州遥判)、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 老居士(((赠李道士川、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 浅道根深(((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迎英而秋冬之交 子由相撒入侍次韵绝句四首各述所怀》其四〉、我 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 (赠普相辑 杰) ,等等,都明显流露出对由居易的倾慕与神 往。 除行班上的相似外,苏、白工人更麓薯的相似 点在于人生观和处世态度方酶的接近,尤其是在 超越意识上的接近。所谓超越意识,既是一种人 生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盖指主体在历侄磨难 后承受忧患、理解忧患井最络超越忧患以获取自 由人格的一种努力,也就是说,士人且身处逆境, 却能不为所巢,超然物外,与世无争,在精神上达 到…种无所挂碑的境界。[2J 这种姐越意识首先在白居易身上有着突出的 表现。白氏在久经宦梅沉浮之后,而对日益剧剧 的政治倾轧,决计抽身退步,商蹈远引,其思想意 识已从对理想的执著走向了逃离政治和求取闲适 的超越。他走向越越的方法大抵有三 z…是无论 梅角与天概,大抵心安即是家(种桃带)的安心 思想 g二是普道寻知止 (((郡帘暇日忆庐山草 堂......)的知足观念;旦是应似诸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