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梅花院士”陈俊愉的美丽人生.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梅花院士”陈俊愉的美丽人生.doc

PAGE  PAGE 6 “梅花院士”陈俊愉的美丽人生   梅花院士      “我就是梅,梅就是我。”老人喜欢把自己比作梅花。   在他的家中,随处可见梅的踪迹:茶杯上不经意飘落着梅瓣,果盘里装满的梅果,画框里花枝绽放的新梅,花瓶上枝桠疏落的老梅,书房则取名为“梅菊斋”……   老人满头银发、和蔼可亲,他一边品着香茗,一边低吟着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经风雪冰霜苦,哪有梅花分外香。”他爱梅花,更爱梅花精神!   两千多年来,钟情梅花、痴迷梅花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古代最为出名是有“梅花屋主”之称的王冕,今天,能倾毕生精力潜心研究梅花,并以卓越成就饮誉国际的只有他一人――陈俊愉,人称“梅花院士”!      与梅结缘      1917年9月21日,陈俊愉出生在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5岁时,全家随做官的父亲迁至南京。母亲是大家闺秀,读过私塾,略懂英文,是陈俊愉的英文启蒙老师,她经常教育儿子要好好念书,将来像两个舅舅一样出国留学。   那时,陈俊愉家里有一个10亩地的花园,栽有各种花草树木,由两个花工养护。童年的陈俊愉天性爱好自然,经常跟着花工学种花,逐渐对各种花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次在学校的生物课上,他问老师: “根据遗传规律,杂交后代性状比例为3:1,为什么紫茉莉有多种颜色?”虽然当时以他所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还理解不了这一问题的答案,但他的求知欲望却非常强烈。1935年中学毕业,他考入了金陵大学园艺系,从此跨进了花卉王国的大门。   大学期间,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毕业时获得了“金钥匙”奖,并留校任教。次年,他考取了本校章文才教授的研究生,进行柑橘分类与育种研究。两年后,陈俊愉随汪菊渊教授在四川调查梅花品种,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梅花研究。   1964年,陈俊愉被聘为复旦大学园艺系副教授,当时年仅29岁。1947年,他考取了公费留学生,远赴丹麦哥本哈根农业大学园艺系研究部攻读科学硕士学位。   刚到丹麦,陈俊愉的导师帕卢丹教授对他说: “你的理论学习已经不少了,缺乏的是动手能力。”从此,每逢周末和假期,陈俊愉就去农场、植物园劳动。学习期间,虽然身在安徒生的故乡,他却无心领略那个童话王国的美丽风光,而是埋头苦读,放弃一切娱乐活动,连丹麦人最常去的溜冰场也没有去过一次,他宿舍的灯光常常彻夜不熄。坚韧上进、勤奋好学的陈俊愉,以优异的成绩出色地完成了学业。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陈俊’喻坚信祖国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谢绝了多家公司的高薪聘请,论文答辩结束后一周,连毕业典礼都未参加,他就带着妻子和年幼的女儿,克服重重困难,绕道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      情钟于梅      回国后,陈俊愉执教于武汉大学。在教学的同时,他带领学生数度南下进行梅花调查,并力谏东湖风景区入川,网罗梅花良种,为建成今天最大的磨山梅园奠定了基础。   1957年,陈俊愉调入北京林学院,一边教学,一边和北京植物园合作,自1958年春起,开始进行梅花引种驯化研究,试把江南梅花移到北京。3年后,4株幼苗吐出一二十个鲜艳的花蕾,这些“希望之花”使他欣喜若狂!但在朔风寒流的袭击下,大部分花蕾被吹干枯死,到3月底就只剩下两个花骨朵了,不过这两个花蕾终于在1962年4月6日怒放了――这可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奇迹啊!翌年,那些梅花开了更多的花,初夏时还结了一个硕大的梅子!两朵梅花度过北国严寒,一颗梅子宣告事业成功!单瓣梅花沅江梅和南京梅终于从江南落户北京。百年来,中国人的梅花北移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1   1966年夏天,陈俊愉被打成 “牛鬼蛇神”关进了“牛棚”。1967年初春,他和他的学生们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抗寒梅花新品种“竟在蕴蕾、吐蕊、含苞待放之际”,连同他过去20多年单枪匹马、跑遍10多个省市拍摄、记录、整理出来的“梅花照片和研究资料等物”被勒令停止研究与培育,25年梅花研究成果毁于一旦!后来,陈俊愉又随北京林学院其他人一起被“疏散”到云南,接受“劳动改造”10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陈俊愉也重新开始了梅花研究。他以极大的热情重整旗鼓,再到武汉、南京、成都、昆明等地调查梅花。为了夺回失去的光阴,他组织了全国各地的园艺家协作,用6年时间完成了全国梅花品种普查、搜集、整理,并进行了科学的系统分类,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大型梅花档案《中国梅花品种图志》。这部学术著作配以彩色照片,图文并茂,为向国际园艺学会展示中国独有的奇花奠定了学术基础。   “梅花香自苦寒来”。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了梅花,而且继续向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许多国家出口。1997年,陈俊愉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11月,中国梅花蜡梅协会及其会长陈俊愉被国际园艺协会任命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