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生规划新生代农民工精神资本的媒介重构.pdf
2014 年 5 月 当代青年研究 May ,2014
总第 330 期第3 期 Conternporary Youth Research Seria1 No .330 No .3
人生规划:新生代农民工精神资本的媒介重构
高梦援郑欣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摘 要]新生代农民工作为青年一代,有着对理想的追求和渴望,而对于自我人生的清晰规划
对其实现,价值、改变命运有着重要意义。新生代农民工流入城市,经历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其人生规
划在媒介的作用下发生变化,价值基础开始向社会性价值转变,精神资本也通过媒介的积累重构逐
渐完整成熟,为其城市融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人生规划;精神资本;媒介重构;城市融入
[中图分类号]D42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1789(2014)03-0023-07
一、被忽视的梦想:传播学语境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关照
人生规划,是指个人与社会相结合,在对一个人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
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倾向,确定其最佳的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IJ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生代农民工已
成为进城务工人员的主体。作为年轻气盛的青年一代,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奋斗的雄心,渴
望更加宽广的舞台来一展胸襟。于是他们带着改变命运的热切期望,告别故土涌入陌生的城市,成为繁华都
市中小小的一员。但斑斓的城市梦很快破碎,怀揣丰满理想的他们被裹挟在时代和城市急促向前的步伐里,
在迷茫中苦苦寻觅着未来的方向。真实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逐渐从懵懂无知变得成熟理性,自己的人生规划
也在不断的质疑和思考中逐渐清晰。
人生规划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但却是农民工研究的盲点。有学者探讨过新
生代农民工的未来归属问题I习,但只停留在地理意义上的归属层面。也有一些研究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
业生涯规划[巧,但仅阐述了职业生涯规划对新生代农民工事业成长的作用,整体比较表面化。总体看,现有研
究忽视了新生代农民工作为青年渴望自我实现的特质,先入为主地把他们放在生存层面的挣扎上,缺乏身
[收稿日期]2013-12-2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众传媒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BXW024。
[作者简介]高梦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社会学;郑欣,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为传播社会学。
.23.
当代青年研究
2014 年第 3 期总第 330 期
临其境的代人式的心理关照,无视他们对于自我人生的期盼、谋划也更加忽略了传播因素从中发挥的重要
作用。
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在城市社会的底层,不像同龄的城市青年一样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但他们内心依
然燃烧着对未来的热情。在苦涩与无奈、坚韧与甘甜并存的青春世界中,在信息多元复杂、生活艰难坎坷的
城市体验中,新生代农民工的人生规划经历了怎样的转变?他们面临着怎样的传播环境,以大众传媒、新媒
介和人际传播为具体形态的媒介对构建其人生规划有着怎样的作用,如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在抽象
层面,这反映出他们的价值基础有何变化以及这样→种被媒介重构的精神资本与他们的城市融入存在着
什么关系?本文试图从新生代农民工的人生规划视角切人,分析他们在城市的价值基础,如何通过人生规
划建构和改变,媒介从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以人生规划为表现形式的精神资本如何影响了他们的城市融入。
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本文采取了深度访谈的质性方法,走进被访者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和
思想观念。被访者多数来自于四川、安徽、湖南等人口输出大省,目前分布在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在经历
一年多(2012 年 5 月 -2013 年 7 月)的调查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pdf
- 中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业压力问题研究.pdf
- 中小型化肥厂余热资源分析与利用.pdf
- 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资本关系研究——以河南省“国培计划”教师为例.pdf
- 中小学心理资本教学模式研究.pdf
- 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情绪劳动策略、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pdf
- 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pdf
- 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及其与工作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pdf
- 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pdf
-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导致肿瘤种植转移的临床研究.pdf
- 人胃癌细胞原位移植转移裸鼠原发灶及转移灶中锌指蛋白139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研究.pdf
- 人身险市场资源测算及分类评价探析——以安徽省为例.pdf
- 什么样的难题称得上“国家级”—专家眼中的“国家级难题”.pdf
- 从“七姐妹”到“新七姐妹”国际能源体系的权力转移.pdf
- 从“艺术生产”到“文化工业”理论演变的辩证逻辑——资本视域下阿多诺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再解读.pdf
- 从专家教师和新教师的对比研究中看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pdf
- 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看资源文化心理.pdf
- 从心理资本角度探析高职师资管理策略.pdf
- 从情感和资本的二重逻辑看电影《阳光姐妹淘》.pdf
- 从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论看资本逻辑与可持续发展的交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