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隆回花瑶山歌的音乐特征与社会价值.docVIP

邵阳隆回花瑶山歌的音乐特征与社会价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邵阳隆回花瑶山歌的音乐特征与社会价值.doc

邵阳隆回花瑶山歌的音乐特征与社会价值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考察、访谈、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邵阳隆回花瑶山歌的生存环境、音乐特征、社会价值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保护措施,以使花瑶山歌这种无形文化遗产传承后世,发挥它的现代艺术价值,为更好“传承与发展民族民间音乐”做出贡献。   关键词:音乐艺术;邵阳隆回;花瑶山歌;环境;特征;价值   中图分类号:J6422文献标识码:A   Music Features and Social Value of Pastoral Songs in Shaoyang Longhui   WU Hai-hua   随着花瑶“呜哇山歌”2006年被录入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瑶山歌2007年被录入邵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邵阳市隆回县的瑶族山歌艺术便被音乐界广泛关注。隆回县位于衡邵盆地向雪峰山地的过渡地带。雪峰山,古代别称“梅山”。据记载:“上下梅山峒蛮,其地东接潭(今湘潭),南接邵(今邵阳),其西则辰(今辰溪),北则鼎澧(今常德),而梅山居其中   ”。那么,邵阳北边的隆回便在“梅山”之中了。宋代刘挚撰《蔡弈墓志》说:“潭、邵间有上下梅山,其地千里,马氏以来,?r人居之,号曰莫?r   ”。   隆回的花瑶比较集中的分布在隆回西北的虎形山,而虎形山瑶族乡在雪峰山主峰白马山的东北边,东南距县城105公里。虎形山花瑶三大姓氏之一――奉氏的家谱也有此记载:“……况盛朝以孝治天下,所属满汉原皆各有族谱以序昭穆,使后之视今有如今之视昔。独我瑶於此典而阙如,诚憾事也。……”   在家谱中称“我瑶”而不以为讳,可见他们实乃瑶族。花瑶山歌的发源地――邵阳隆回县虎形山乡,是一座偏远高寒的大山,在这样一个崇山峻岭、绝壁重重、古木参天、沟壑纵横的大山里,隐居着一支不足七千余人的瑶族分支――花瑶人。花瑶人擅歌,伴着山歌出生,唱着山歌长大。他们以山歌道心曲,以山歌传情愫……花瑶山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花瑶”,樊祖荫的《瑶族多声部民歌》(引自《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也有提及。   一、花瑶山歌的生存环境   (一)地理环境   隆回虎形山乡,山高坡陡、古木参天、奇山异石、鬼斧神工。虎形山的瑶民自称“唔奈”,后又称“花瑶”,这个美丽的族称,是从服饰特点这个侧面而论的:寨子里的女人们上下穿戴都艳丽绝伦,大红斗篷如火,五彩腰带如霞,再配上白底蓝花的挑花裙,真的是花团锦簇,云蒸霞蔚。如若从生活习俗与居住环境来分,这个小分支便当属“过山瑶”。因为虎形山是一座封闭的大山,平均海拔1440多米,群山巍峨、沟壑纵横,在他们悲壮的历史印记里,其先祖为躲避官府灭绝种族的追杀,而在深山中频频迁徙,长期过着艰难的游猎农耕生活。每到一地即砍山建寨,垒石筑巢,聚族而居,顽强地繁衍生息。在这样的莽莽山林里,瑶胞们唯有放开嗓门歌唱,才能传得远,才能达到鼓舞士气,吓跑猛兽的作用。这时,“呜哇山歌”的雏形得以产生。   “呜哇山歌”最初起源于花瑶祖先的劳动号子:一是花瑶山民在群体狩猎围剿凶猛的野兽时,由一人敲锣打鼓,几十人口里呼喊,发出“呜哇呜哇”的吼声来驱赶动物。二是花瑶祖先常隐居深山老林中,人烟稀少,常有虎豹出没,人们走山路时,便唱起了“呜哇歌”。声音激越高亢,可穿透数里,以此一则邀集同伴,二则惊散猛兽,故一般都用假嗓高腔或真假嗓结合唱。   (二)地区语言   瑶族居处星散,支系纷繁,在我国的诸多少数民族中是罕见的,而花瑶在瑶族中又是非常特殊的一个支系,人口总数不足瑶族人口总数的1%,因而,这个小支系,几被世人和史料所遗忘。为了生存,虎形山花瑶人早已和当地汉民和谐相处,本人在实地考察过程中了解到,当地会讲唔奈话的已为数不多,会唱古老瑶语歌曲的更是少之又少了,原因是古老瑶语歌曲的结构较大,语意难懂,而且它沿袭的仅仅是口口相传的方式,在流传过程中,极易遗忘,甚至逐渐失传。这类歌曲是花瑶人音乐、语言艺术的高度综合,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挖掘。   (三)民风民俗   音乐与民俗活动总是息息相关,无论在生产劳动,还是婚恋、会友、传统节日,都少不了音乐。   以花瑶独特的婚俗为例,花瑶人以歌传媒,用歌传情,恋爱的全过程都沉浸在歌声之中,男女对歌都是即兴发挥。你唱什么,我就回什么。他们或在田间山头,或在节日庆典、喜宴集会上互相对歌,姑娘小伙互传情意,一面谈情说爱,嬉笑打闹,一面唱着试探、仰慕的情歌。在花瑶人的爱情观念里,山歌唱得好不好,是对这个人能力评判的标准之一。   花瑶的婚姻崇尚自由,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再征求父母的同意,然后再按婚姻程序,订婚、结婚。从订婚到结婚,男方的父母都会请一个在族群中德高望重、知识广博且善唱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