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结合天宗刺络拔罐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一)临床研究 19 
  (二)实验研究 19 
结          语  21 
参考文献  22 
综          述  24 
附          录  35 
致          谢  36 
引      言 
    乳腺增生症是妇女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是由于乳腺组成部分不同程度地增生和 
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又称纤维囊性乳腺病。其发病率居 
乳腺疾病的首位,而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健康妇女高 1.4~1.5 倍[1]。本病好发于 
中青年妇女,其发病年龄集中在20~50岁,50岁后发病率急剧下降,发病率占育龄 
                                       [2] 
期妇女的40%左右,占全部乳房疾病的75%  。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出现肿块, 
伴乳房胀痛,一般随月经周期、情绪变化而症状加重或减轻,是既非炎症亦非肿瘤的 
一种局部增生性疾病。本病病因多为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病性属本虚 
标实,肾虚、阴阳失调为本,肝郁气滞、血瘀、湿阻、痰凝为标,病变涉及的脏腑经 
络主要为肝、肾、脾、胃及冲任二脉,其总的病机为肝郁肾虚。现代医学认为其主要 
发病机制为内分泌激素失调,周期性的激素分泌失调和(或)乳腺组织对激素敏感性 
                       [3] 
的增高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  
     在我国,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率有逐步 
上升的趋势。本病是乳腺组织良性增生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如果治疗不当或反复 
发作的话,部分囊性增生病型可发展为非典型增生,约 3%~4%可能演变为乳腺癌。 
因此,医疗工作人员及患者应对本病给与足够重视。 
    关于本病的治疗,西医多采用激素制剂,虽能改善症状,但不良反应大、疗效不 
确切,而手术则易复发、影响美观。中医对于本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且无副作用、 
复发率低。然而,目前的研究存在诸多问题,如中医辨证标准不够统一或缺如,疗效 
标准和疗效指标的选择不够统一,以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不恰当等等。因此,应用较 
为客观的疗效判定标准,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针刺对于乳腺增生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无副作用。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天 
宗穴刺络拔罐对乳腺增生症也有不错的疗效,可在较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疼痛,有些患 
者乳房肿块可见减小甚至消失。因此,本次试验将两种方法结合,进行病例观察评价, 
以期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方法。  
                                    1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诊断标准  
    按照《2002 年中医外科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 8 次会议通过的乳腺病诊断参考标 
    [4] 
准》 制定。  
    1.西医诊断标准  
     (1)症状与体征:①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 
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连续3个月或间断疼痛3~6个月不缓解;②一 
侧或两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 
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动,可有触痛,可随情绪及 
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部分病人可有溢液或瘙痒。  
     (2)排除标准:排除初潮前小儿乳房发育症,男性乳房发育症以及乳房良恶性 
肿瘤。  
     (3)辅助检查:钼靶X线摄片、B超、乳腺纤维导管镜、穿刺细胞学或组织学检 
查及近红外线扫描。  
     诊断标准:凡具上述“症状+体征”中之一项+ “排除标准”者。根据临床条件 
 应结合“辅助检查”进行诊断。  
    2.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1)肝郁气滞型:乳房胀痛、窜痛,疼痛和(或)肿块与月经、情绪变化相关, 
烦躁易怒、两胁胀满,肿块呈单一片状,质软,触痛明显,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脉弦;  
     (2)痰瘀互结型:乳房刺痛,肿块呈多样性,边界不清,质韧,乳房疼痛和肿 
块与月经、情绪不甚相关,月经衍期,经行不畅或伴有瘀块,舌暗红或青紫或舌边尖 
有瘀斑,或舌下脉络粗胀、青紫,舌苔腻,脉涩、弦或滑;  
     (3)冲任失调型:乳房疼痛较轻或无疼痛,腰膝酸软或伴足跟疼痛,月经周期 
紊乱,量少或行经天数短暂或淋漓不尽,或闭经,伴头晕耳鸣,舌质淡、苔薄白,脉 
细。  
                                      2 
     (二)病例选择  
    1.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2)B超检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法律规制.pdf
- 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PCR和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pdf
- 金黄色葡萄球菌PV-杀白细胞素(PVL)对THP-1巨噬细胞NF-κB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pdf
- 鋅离子转运体在特应性皮炎和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的表皮表达.pdf
- 针刺、拔罐疗法缓解运动性疲劳的临床观察.pdf
- 针刺三阴交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痛经伴随症状的影响.pdf
- 针刺健脾调心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过早搏动的初步临床观察.pdf
- 针刺内关对MCAO大鼠海马CA1区微循环血流量和内皮细胞转运功能的影响.pdf
- 针刺厥阴俞、心俞与T4-T5夹脊穴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即刻效应的对比观察.pdf
- 针刺五脏俞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pdf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