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院 V01.23No.1
第23卷第1期 浙江传媒学 学报
2016年2月 of and 2叭6
Joumal ofMedjaCommunications Februar)r
zhejiangUniversity
“互联网+时代“艺术与科技
专业的挑战与机遇
——浙传音乐学院艺术与科技重点专业建设学术论坛综述
徐卓
2015年11月22日.浙江传媒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建设学术论坛在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圆满结
束。本次论坛汇聚了国内众多知名音乐院校专家学者及行业翘楚,他们为我校艺术与科技专业(音乐)
在发展和完善过程中需要不断厘清和解决的问题,如学科归属、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所服
务的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等,献计献策,既阐发了独到的学术见解,交流了各自的办学经验,又
积极探索了符合于相应的行业发展的专业建设途径,达到了既定的学术预期。
一、艺术与科技专业(音乐)的定位与发展
首先是浙江传媒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负责人吴红非教授发言,她介绍了本次论坛是以中国互联网
协会、浙江传媒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5首届世界互联网音乐大赛为依托而组织的。2015首届世界
互联网音乐大赛是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为坚实有效地推进艺术与科技专业重点专业的建设.实践紧
贴“互联网+”的创新办学思维理念.抓住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的契机而与有关部门协同举办
的。这次大赛正好成为我校“艺术与科技专业”(音乐)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因而是本论坛举办的最佳
时机和最好的学术背景。浙江传媒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是2012年从教育部获准,在浙江传媒学院新开
设的专业(专业代码为130509T),是“艺术”门类与“科技”门类相融合的新兴应用型专业.在目前
浙江省高校中独此一家,有着跨界与融合的特性及开放的专业平台和宽阔的产学研发展前景。与未来
的文化产业和多媒体融合的前瞻性高端产业有着紧密和广阔的联系,同时也更具备了未来大众文化业
态所需的特质。“艺术与科技”专业在浙江传媒学院首先被定位为“音乐类”。并在二级分院——音乐
学院开展该专业建设,填补了该音乐学院在音乐创作、制作方面的空缺,形成了集创作、表演、制作
“三位一体”的专业结构,为特色办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基
础和实践经验,并具有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或互联网进行相关的音乐设计制作、音频编辑、音乐录音
合成等方面能力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将来的发展将立足于以艺术与科技专业为
龙头,使音乐表演与舞蹈编导,以及舞蹈编导专业(音乐剧)方向走上富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化道路.
鼎力构建有别于传统概念下的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打造出互联网背景下大众文化业态所需的
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中国电子音乐协会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吴粤北教授认为:2012年教育部制定的《普
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里新设置的艺术与科技专业在音乐艺术领域的定位应该是音乐科技。吴粤
北教授是国内几所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类专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从中国最早开办该专业的武汉音乐
学院音乐音响导演专业谈起,一直讲到星海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建立的情况和当时的
学术追求。他说这个专业在国内办学仅有30余年的历史,作为音乐艺术工作者,应该坚持做音乐与科
技结合的专业学术研究。他对浙江传媒学院办艺术与科技这个专业充满期待,认为该学院作为一个多
142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第23卷
学科并存且办学资源丰富的高等院校。定会开创出与其他专业音乐院校不同的音乐科技专业新思路。
南京艺术学院作曲系副主任、浙江传媒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客座教授许志斌博士谈了他对艺术
与科技不同的理解。首先,艺术与科技专业涵盖面宽泛.针对的具象面不清晰,这表明了该专业是一
个区别于传统思维的新兴专业.即它既不是传统的艺术专业也不是科技专业,其指涉的内涵是艺术的
科技化还是科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反战文学"的凤与凰——抗战时期日本作家鹿地亘、绿川英子在华文学活动集萃.pdf
- "故乡"镜像的文学建构当代农村题材文学中的家园书写.pdf
- "无为有处有还无" ——论游走在哲学与文学间的"无".pdf
- "艺术英语"守望生态童年——儿童本位观照下"艺术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pdf
- "影戏"传统下的艺术探索 ——90年代以前的中国艺术电影.pdf
- "中国梦"哲学研究综述.pdf
- "著书自娱"——看文学评论家金圣叹的文学造诣.pdf
- "中国女孩"的困境——黄哲伦《蝴蝶君》的文学伦理学解读.pdf
- “北大荒兵团文学”中的地方美学与文化视域.pdf
- “本科+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pdf
- “后现实主义”——今日俄罗斯文学的一道风景.pdf
- “互联网+”下我国艺术电影发展的新出路.pdf
- “徽派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考核方式探索.pdf
- “绘事后素”与孔子的审美哲学及其局限.pdf
- “激进”“批判”“社会”的“新艺术史”——战后西方新马克思主义艺术社会史的崛起.pdf
- “间性”的张力——扩增实境艺术的审美之维.pdf
- “尽日楼台住画中”“墨庄文囿足风流”——《花月痕》之园林审美和文学审美分析.pdf
- “九龙滩文学”与古汀州水路交通关系述论.pdf
- “开花结果在海外”——论陈瑞琳及她的北美新移民文学研究.pdf
- “历史还原”与“效果历史”——罗宗强文学思想史研究中的“纯文学”观念.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