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文学、哲学、信仰——从莫扎特的人生看其音乐修养.pdfVIP

旅行、文学、哲学、信仰——从莫扎特的人生看其音乐修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行、文学、哲学、信仰 文史纵横 旅行、文学、哲学、信仰 ——从莫扎特的人生看其音乐修养 张--p@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本文从莫扎特的旅行、文学及哲学修养等方面分析了莫扎特的音乐与人生。指出莫扎特的音乐,有旅途中沉淀的美丽,足以 打动我们;有成为文字、成为语言的能力,诉说着种种深情;有哲学思想强大的力量,支撑起我们的懦弱与物质;还有信仰的力量,审判我们的 缺失。这便是他的音乐人生! 【关键词】莫扎特;旅行;哲学;信仰;音乐修养 1763年,在德国,一位身为音乐家的父亲,带着年仅七岁的儿子国人认真地开始用德语思考、用德语交谈,按德国人的习惯行动,甚 与十一岁的女儿,从故乡萨尔茨堡出发,前往北部城市慕尼黑作为 至——用德语演唱,那么,德国就一定会振兴起来!” 期三周的旅行演出。那时的交通工具是公共马车,他们的行李—— 莫扎特研读过18世纪德国著名通俗哲学家门德尔松 旅行钢琴和两把小提琴便捆在马车顶上。沉重的马车轮子抵不住 道路的颠簸,伴随着十六只马蹄的哒哒声,开始了这个七岁小男孩 的祖父)的论著,他是德国犹太教思想家,启蒙运动学者,他有篇论 的艺术家生涯。 文叫《论灵魂的不死》。莫扎特从中吸取了许多思想和观念。比如, 他就是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七岁就开始云游欧洲 1781年12月5日,莫扎特在给父亲的信中曾表述过这一思想:“我 的“神童”。父亲列奥波尔德·莫扎特的目的很明确:让儿子在全欧 认为我有~个不死的灵魂。这不仅是我的想法,也是我的信念。在 洲获得声望,获得贵族的保护。他们去了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 人与牲畜之间,有什么区别呢?”这无疑是阅读了门德尔松的著作 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 之后所引发出来的思考。这种思考是必要的,它造就了莫扎特音乐 斯特丹等等许多地方。莫扎特是以神童的面貌出现在欧洲上流社 创作的深沉。 会的,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奥地利国都维也纳,他们 艺术家身上有丰富的感觉,这好比是水泥。读哲学著作可以从 还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 中获得必要的钢筋。没有钢筋的水泥是成不了大气候的。 现在,让我们暂时忽略这些辉煌,回到旅行本身的意义上。莫 莫扎特把死亡看成是人生的真正最终目的,这一观念也是得自 扎特是音乐家中的旅行家,足迹遍布了整个欧洲。而对于作曲家来 门德尔松的哲学著作。后来,这一观念便深深影响了莫扎特最后人 说,旅行是必要的。 生阶段和他的音乐创作。人生是三段体ABA;音乐也是。后者是前 首先,想象一下18世纪欧洲的美丽风光。在少年的旅途中,有 者的抽象投影。得益于门德尔松的这一观念,使莫扎特晚期作品更 多少次抚摸着多瑙河与莱茵河的流水,看夕阳下的粼粼波光。微风 为幽深、旷达,超脱。那是一组很粗很粗的“钢筋”。它对莫扎特晚 吹拂着,树木一排排从窗旁退后,田园风光像油画一样美好。莫扎 期创作具有重要意义。门德尔松对莫扎特仓州乍的重要性,不亚于康 特音乐就好像是在这种自然环境下一个18世纪的欧洲宫廷式的花 德著作对贝多芬创作的意义,两个人的后面都有各自的哲学家,音 园。它典雅、优美,令人陶醉。他在旅途与奔波中完成着那些抚动 乐因为思考而更加伟大。1787年4月4日,莫扎特在致父亲的~封 心灵的乐章,这即使对于旅行快捷的现在也是不易而艰辛的。那时 信中还展开了门德尔松的观念。莫扎特说,死亡是人的最好、最真 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速度可想而知,晚上在旅馆短暂休息后,凌 诚的朋友;死亡的形象于他决不是可怕的,更多的是平静和安慰。 晨又要开始颠簸的一天。我们能够从《林茨》、《哈夫纳》、《布拉格》 为什么对死亡如此从容?这就要了解莫扎特直接把大自然的 等等曲子中听得出马蹄的得儿得儿声,也是他在人类心中留下了恒 法则和上帝的法则等同起来的泛神论思想。1778年12月,22岁 久的印记。西方学者早已提出过“音乐地理学”,如果把自然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