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
FUDAN No.42015
JOURNAL(SocialSciences)
外国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哲学视野中的九鬼周造美学建树
——以九鬼之“L、誊”论为聚焦点
徐英瑾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摘要】学术界素来习惯于在海德格尔的思想框架中理解京都学派哲学家九鬼周造在其《‘l、善’之构
造》中所表达的美学观点,而这种解读传统本身则或许是得缘于九鬼本人曾在德国求教于海氏这一偶然
性事实。但这种理解方案或许对两人之间的一些实质性思想差异估计不足。相比较而言,在维特根斯坦
的思想框架中重构九鬼的“L、善”论,则是一个很具诱惑力的新选项。两者之间的平行关系在于:第一,九
鬼的“k、誊”论植根于江户町人文化的真实语言实践,就像维氏的语言游戏论植根于俗常百姓的真实语言
实践一样——因此,研究者便可以通过对于江户时期町人文化现象的人类学研究和语言学研究来为“L、
誊”论祛魅。譬如,对于“k、墨”这个假名单词的用法考察,就可以为我们清晰地展现出该词所蕴含的意义
关联网络。第二,维氏“遵从规则论”对于规则自身权威的强调,也可以在九鬼“L、茎”论所牵涉到的异性
关系中找到类似的表达。“L、茎”的三个具体环节——“媚态”、“意气地”和“谛观”——就清楚地表达出
了与之相关的三条规范性规则:作为正题的“饱含风情地屈从于游戏伙伴”、作为反题的“在游戏伙伴面前
对于自身尊严的彰显”,以及作为合题的“对于游戏过程自身的云淡风轻式的忘却”。第三,和维特根斯坦
对于“样本”在语言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相呼应,九鬼也在讨论“o、墨的外延性表现”时提供了关于“o、墨
文化”的丰富样本。由此,对于颜色样本的语法空间的维特根斯坦式讨论,便可以依据这一思路成为某种
哲学参照系,以便利于九鬼的读者重新理解其对于富有“L、墨”特征的色彩所作的美学分析,以及其勾勒
的“审美价值六面体”所具有的某种跨文化的先验意义。总之,素来被视为欧陆哲学外围的日本京都学派
哲学,一旦被重置入当下作为西方哲学之主流的分析哲学的框架中予以重新解读,就很可能会被激发出
一些崭新的意义面相,以利于深化东、西方之间的哲学对话。
【关键词】o、誊遵从规则 样本审美价值六面体
一、导论 篡i曩篙柔嚣篓茎雾雾竺昙罢晏萎
虽然目前大陆学界对于广义的“京都学派”哲学 料已不算稀缺。其代表性作品《‘o、誊’之构造》,至
[作者简介]徐英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鸣谢:张政远、廖钦彬、林永强、钱立卿等学兄对本文的初稿给出了宝贵的批评意见。同时感谢王荣麟学兄在资料搜集方面提供的便利。本研
究得到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项目批准号:13G11)以及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13BZX023)的支持。
维特根斯坦哲学视野中的九鬼周造美学建树
少有了三个汉语译本。①徐金凤的相关博士论文《九 异,第二种解读方式则将关于“L、誊”的审美体验自身
鬼周造的哲学思想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的“日本性”匆忙地外推到了关于“o、誊”的审美哲学之
版)也已经出版。此外,日本的九鬼哲学专家小浜善 上,由此忽略了这种哲学对于非日本人而言的可理解
信的著作《九鬼周造的哲学——漂泊之魂》(郭永恩 性。为了能够更好地呈现九鬼美学思想的对于非日本人
等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版)亦已有了汉译。不
而言的“可通达性”,在本文中笔者将尝试着从维特根
过,这些零散的翻译和研究成就还远没引起国内学界 斯坦哲学的角度重新阐发《‘k、善’之构造》一书的微言
普遍重视。相比较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