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制药分离工程课程设计》设计成绩:批阅人:批阅日期:芍甘汤提取、精制工艺设计设计者:王焜玉班级: 11中药制药学号: 046211149 指导教师:郑云枫设计日期: 2013.05.12~2013.05.23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芍甘汤提取、精制工艺设计2.设计条件芍甘复方片剂提取物的工艺设计3.设计内容与要求(1)确定提取工艺及参数;(2)确定精制分离工艺及参数;(3)提取物得率、成分含量以及相对密度;(5)编写设计说明书;4.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概述(简要说明所设计的复方中药效物质成分类型、性质及药理作用等);常用精制分离技术简述(主要为高速离心、醇沉、大孔树脂吸附以及超滤)课程实验(不同精制方法的效果及比较);工艺线路的设计(从最终制剂的剂型、工艺合理性以及生产成本等方面考虑)。(2)芍甘汤提取精制工艺流程图;5.设计时间设计时间为2周,从2013年5月12日至2013年5月23日。二、目录封面·························1设计任务书······················2目录·························3概述·························4常用精制分离技术——高速离心·············6常用精制分离技术——醇沉···············6常用精制分离技术——大孔树脂吸附···········7常用精制分离技术——超滤···············8课程实验报告·····················9工艺线路的设计···················15结束语·······················18参考文献······················18三、概述1.芍甘汤简介名称:芍药甘草汤此方来源于《伤寒论》,其组成为芍药12克、甘草12克,功用是调和肝脾,缓急止痛,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如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等。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用法:12g芍药和12g甘草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2. 芍甘汤药效物质2.1甘草的成分研究甘草主要有效成分是三萜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基本母核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甘草中的主要三萜类成分是甘草酸,其钾、钙盐为甘草甜素,是甘草中的甜味成分。此外还含有甘草皂苷等三萜皂苷以及甘草次酸、甘草次酸甲酯、甘草内酯等三萜皂苷元。甘草酸是甘草中的主要三萜类成分,也是甘草的主要药效成分和指标性成分。甘草酸为无色或白色柱状结晶,味极甜,约为砂糖的250倍,熔点为220℃(分解),旋光度+46.2°(c=1.5,乙醇),易溶于热水、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C6-C3-C6基本母核的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属黄酮(醇)、异黄酮、查尔酮、二氢黄酮(醇)、异黄烷、异黄烯等,主要有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异甘草素、新异甘草苷、芒柄黄苷等。黄酮类化合物多呈黄色结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末,多具有旋光性。游离黄酮类化合物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及稀碱水溶液中;黄酮苷类水溶性增加,脂溶性降低。黄酮类化合物同时具有酸碱两性。2.2芍药的成分研究芍药中主要有效成分是单萜类化合物,其中的中的芍药苷是药典规定的有效成分。单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基本碳架由10个碳原子,即两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多是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单萜苷类不具备随水蒸气蒸馏的性质)。已经从芍药中分离得到的单萜类化合物有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白芍苷、苯甲酰氧化芍药苷、氧化苯甲酰芍药苷等。芍药苷是芍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和指标性成分。芍药苷为吸湿性无定形棕褐色粉末,熔点196℃,易溶于水、乙醇、甲醇、氯仿。碱性环境极易破坏,酸性中比较稳定。2.3芍药甘草汤的药理作用目前国内外对本方的药理作用研究较多,尤其是解痉、镇痛、镇静及抗炎方面的作用。2.3.1解痉作用相关研究提示本方能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回肠收缩;对乙酰胆碱及高浓度钾所致收缩的作用;可以防止肠梗阻时肠粘膜组胺水平的升高,从而缓解胃肠平滑肌的痉挛及腹痛腹泻症状;可以抑制子宫收缩。2.3.2镇痛、镇静作用相关研究表明本方对中枢神经、末梢神经有良好的镇静作用;本方既能抑制外周神经末梢引起的疼痛又能抑制继发的炎性反应所致的疼痛。2.3.3抗炎作用相关研究表明本方抗炎机制部分在于抑制PGE2、NO、IL-6的产生,抑制PMN产生氧自由基,以及与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有关;对PLA2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用户战略”视域下的报业转型路径_省略_基于浙报集团创新实践的梳理与思考_麦尚文.pdf
- “报纸消亡论”十年论争与思考_兼论报业转型与媒介融合的研究成果_王君超.pdf
- “众筹新闻”新闻生产的新模式_栾轶玫.pdf
- 《中药制药分离工程课程设计》芍甘汤提取、精制工艺设计1.doc
- 《中药制药分离工程课程设计》芍甘汤提取、精制工艺设计2.doc
- 《中药制药分离工程课程设计》芍甘汤提取、精制工艺设计4.doc
- 《中药制药分离工程课程设计》芍甘汤提取、精制工艺设计5.docx
- 《中药制药分离工程课程设计》芍甘汤提取、精制工艺设计6.docx
- 《石墨电极生产》.pdf
- 《中药制药分离工程课程设计》芍甘汤提取、精制工艺设计7.docx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