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中州集》作家小传看元好问诗学思想
从《中州集》作家小传看元好问诗学思想摘 要: 元好问编纂《中州集》时为每一位作家撰写的小传中有大量的评论入选者的精妙文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理论内容,从特定的侧面反映了编者对诗歌创作和诗歌批评的认识
散布于这些作家小传的诗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摘句褒贬的批评形式、简明准确的批评术语、广师博采的求学精神、刻苦求工的作诗态度和刚劲野逸的诗歌风格等方面。《中州集》作家小传与《论诗三十首》及其他单篇论诗诗文互为补充,较完整地呈现了元好问诗学观的全貌及其发展、成熟的轨迹
关键词: 金代文学; 元好问; 《中州集》; 作家小传; 诗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 I20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6604(2012)01-0052-04
收稿日期: 2011-02-10?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XZW0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51064); 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裴兴荣,副教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从事辽金元文学研究。?
①本文所引《中州集》作家小传均出自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后文不一一列出
提到元好问的诗学思想,人们很自然会想到《论诗三十首》。对于这组著名的论诗绝句,前贤和时彦已作了大量的笺注和阐释,明其源流,说其宗旨,宏篇巨著,数量极多。除此之外,元好问还有许多论诗诗文,诸如《论诗三首》、《自题二首》、《自题〈中州集〉后五首》、《锦机引》、《杜诗学引》、《杨叔能小亨集引》、《双溪集序》、《木庵诗集序》、《张仲经诗集序》、《麻杜张诸人诗评》、《闲闲公墓铭》等,学者们也多所涉猎。诚然,《论诗三十首》和前面所举这些论诗诗文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元好问的诗学思想,但这些并不足以涵盖其诗学思想的全部内容。《中州集》是元好问尽其晚年之力搜集编纂的金代诗词集,其编纂体例是以诗系人,以人系传。这些作家小传内容丰富,除了交代作者的姓名字号、籍贯里居、科第仕历、生平事迹等外,还记载了元好问对入选作家和作品的精妙评论。目前,学界对这部分诗学思想还没有专门研究,笔者拟对此作一粗浅的梳理。?
一、 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
“知人论世”是我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8226;万章下》有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最早提出“知人论世”的说法。刘勰《文心雕龙#8226;体性》中有一段评论:“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子政简易,故趣昭而事博;孟坚雅懿,故裁密而思靡;平子淹通,故虑周而藻密;仲宣躁锐,故颖出而才果……触类以推,表里必符”,进一步指出文学风格与作者性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也继承了这一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比如:“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即指出了陶渊明真淳简淡的诗风源于其自然朴实的性情。又如:“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指出潘岳的人品与诗品并不一致,这就对传统的“诗如其人”的观点有所补正。?
在《中州集》作家小传中,“知人论世”的批评也随处可见:如评周昂“以孝友闻,又喜名节,蔼然仁义人也。学术醇正,文笔高雅,以杜子美、韩退之为法”?①;评刘中“为人短小精悍,滑稽玩世,……诗清便可喜,赋甚得楚辞句法,尤长于古文,典雅雄放,有韩柳气象”;评冯璧“诗笔清峻,似其为人”;评王万钟“少有逸才,读书有后先,不欲速成。诗文闲适,似其为人”;评王利宾“朴直纯素,作诗有古意,似其为人”;等等。可见,元好问常常联系作家的人品和经历来评论其作品,也即坚持“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
二、 摘句褒贬的批评形式?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有六种形式最富于民族特色,即选本、摘句、诗格、论诗诗、诗话和评点。在元好问的批评实践中至少使用了四种形式:选本、诗话、论诗诗和摘句。《论诗三十首》堪称论诗诗中的代表作。《中州集》就是一种选本,尽管元氏编选的初衷是“借诗以存史”,力求“不主一格”(永?等《〈中州集〉提要》),但所选诗词仍体现了其诗学思想。《中州集》作家小传还具有诗话性质,若单独摘出即可看成是一种诗话著作[1]。而摘句式批评也是《中州集》作家小传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批评方法。?
所谓“摘句式批评”,就是摘出诗中的句子进行或褒或贬的评论,我们也可称之为“摘句褒贬”。《中州集》作家小传中的摘句式批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摘出诗句加以褒贬,二是指出作品中有佳句而不坐实。其中又以第一类为主。?
我们先看第一类,直接摘出诗句加以褒贬。这又表现在很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