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中情景与灵性的结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摄影中情景与灵性的结合

摄影中情景与灵性的结合   摄影师在摄影中,面对如诗如画的场景,人们可以忘掉一切俗事的羁绊,暂时“斩断尘缘”,任由内心性灵自由呈露。这种情景与性灵的结合在照片上的反映,就是动人、美丽的意境 意境,是人在审美过程中,获得的一种特殊心境。在这种心境中,人的精神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充分体现到“形神合一”的美感。客观事物本身是无意境可言的,因为意境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审美体验。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审美观照,并创造出一种心神俱往的境界时,才会发生“意境”问题。艺术家将这种特殊心境用物质形式(如文字、绘画、照片)固定下来,艺术品也就有了意境。但这种意境如果没有被观赏者领悟,它也仅仅是一种隐性存在而已。只有在解读欣赏中,再次产生那种心神俱往的特殊心境,意境才真实地存在了。所以,意境美既不属于题材美,也不属于纯形式美,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体验。意境与意象都是一种主客观交融的审美体验,但意象体验的重点在于独立显现的“象”,而意境体验的重点在于容纳主体在内的“境”。意象以单一个体为主,意境以整体空间为主 中国古典诗歌非常讲究意境,古典绘画也将意境的创造作为主旨之一。同样,意境在摄影中也是受人重视的。在摄影中,带有东方文化气质的作品。常常具有幽深的意境。特别是风光摄影,因为本身具有开阔的空间和生动的大自然,极容易使人全身心投入,达成鲜明的意境。摄影大师郎静山的“集锦照相”鲜明地体现了这种意境追求,看看他相隔十八年创作的两幅以鹿为主题的作品,会很明显地体会到这一点。《麂鹿攸伏》是他1938年创作的照片,画面上翠竹飒飒,挺拔疏朗,显示出一种清爽透骨的独特气派。三只小鹿在竹林之下,娴雅文静,和平温顺,或伏或立,攸然而处。竹林与鹿的大小配合显然超常,但过高过挺的竹林更增添了几分超凡脱俗气息,令人顿生“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之感。这幅照片以竹的清气,鹿的仙风,构成了超然脱逸的意境。另一幅作品《鹿苑长春》摄于1956年,将鹿与古柏相配,衬映出一个长青不老的意境。影像愈加凝重,其情感愈加深沉,其艺术也愈加炉火纯青了 艺术作品的意境是一种性灵美,带有很强的个性色彩,每一位艺术家,甚至每一件艺术品,其意境都是各不相同的。但是,也有一些相对比较定型的意境,在艺术创作中较为常见。唐代诗人司空图曾作《诗品详注》,将诗的意境、风格分成二十四类,诸如雄浑、冲淡、沉着、高古、纤稼、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等。这二十四类有的着重技巧,但多数是形神结合所达到的意境。郎静山的《麂鹿攸伏》意境就可以算得上是“冲淡飘逸”,而《鹿苑长青》的意境则可以算得上是“高古典雅” 美籍华人著名摄影家李元的风光摄影,巧妙地糅和了西方精细传真与东方挥洒写意两种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的风光照片取材新颖,格调优雅,意境深邃。这种独特风格的形成,与他生于浙江水乡,长于金陵、巴蜀,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身世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他在美国接受现代摄影观念有关。他的照片,有时会很明显地流露出唐诗的幽微意境,同时又透露出几许美国诗人艾略特那种开阔、深厚的现代气息。东方人会觉得他的风光照片有韵味,西方人会觉得他的照片有力度。他的作品如《黄昏的溪流》,采用慢速曝光,使奔湍的山溪流水,变成了飘忽迷蒙的浮云;溪中的块块顽石,变成了云雾缭绕的峰峦。原本是山中一种幽微小景,却产生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的那种“青冥浩荡不见底”的境界,其意境可谓“阔大飘逸”。他的另一幅作品《牧场初晖》意境则更为深幽。照片拍摄的是美国西部牧场的一幢小屋,画面以早晨的幽暗为背景,整体调子比较深重,但在上部透露出的几许暗绿,隐现出西部辽阔的土地、平展的山野。小屋很简陋,在晨光照耀下,显出冷冷的淡蓝色,表现出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艰辛。照片中唯一给人快慰的是,初晖照射在小屋边起伏的草地上,形成了一道美丽动人的金色光环。作品无疑是很美国味儿的,而且相当的“西部味儿”。其浓重、开阔、冷寂和独有的光辉,都象征着勇敢的开拓与不畏艰难的生活。然而,细细品味,它又明显不同于亚当斯、韦斯顿等人的典型美国风格,没有亚当斯那么多写实,也没有韦斯顿那么多抽象,却具有一种深邃的东方哲学意蕴。尽管画面上没有树,却会使人油然忆起李商隐的名句:“五更疏欲逝,一树碧无情”,因为照片中那种浓重的色彩中充满清疏宁静之感,而被晨光照耀的草地欲断欲联,正如五更向晓时分的蝉鸣,有一种流连夜梦,半似清醒的独特意境。这幅照片反映的是凌晨景色,但与一般人只注意早晨的热烈或光明实有天渊之别,而更具有一种清新冷寂的意境 责任编辑 李红梅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