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坑董氏家族书院考略.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坑董氏家族书院考略.pdf

第26卷 第4期 东华理工学 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Vo1.26 N0.4 2007年12月 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兀TUrE OF TECHNOLOGY Dec.2O07 流坑董氏家族书院考略 张发祥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抚州344000) 摘 要: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教育组织模式。流坑董氏家族书院始创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 鼎盛于两宋,衰落于元代,复兴于明清。千余年间,流坑先后创办了名为书院、书屋、精舍等各类学校4o余 所,培养出文武状元各1名、进士34名、举人200多名。流坑董氏家族书院教育的发展,主要特点有三:一是 教育目标的两重性;二是教育经费来源多样性;三是师资来源的家族性。 关键词:流坑董氏家族;书院教育;教育目标;教育成效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35X(2007)04-0317-03 流坑(今江西抚州)董氏家族是江南地区著名 中建成。桂林书院,又名桂林书斋,是以上文提到 的世家大族。流坑董氏的家世渊源,据说可以上溯 的董渊的族号命名的一所书院,这是流坑历史上第 西汉著名的儒家学者董仲舒,故流坑董姓仍称广川 一 所以书院命名的书院。 董氏。流坑董氏家族自五代南唐肇兴以来,先后创 随着书院教育的兴盛,流坑董氏家族“登科之 办桂林、中冈、子男等各类书院、书屋、精舍4O余 儒,累累之续”。仁宗明道二年(1033),文晃长子董 所,遍及村庄每个角落,并培养出文武状元各1名、 淇及淇子师德,次子董洙之子帅道,与董淳之子俦、 进士34名,举人200多名。历代进入仕途的,上至 董渊之子仪、董湘之子馔,文亨之子汀,叔侄兄弟七 参知政事、御史、下至主薄、教谕等100余人…。现 人同获乡荐。次年,洙、汀、仪、师德、师道五子联 就流坑董氏家族书院教育的兴废变化,作一简要勾 科,同中进士。此后,董门解试四举、五举时有发 勒,藉此揭示流坑董氏家族书院教育的特点。 生。仁宗庆历元年(1041)和八年(1048),流坑董 1 书院教育的发展梗概及其成效 氏家族还出现过“六子联科”、“七子联科”的盛事。 从科举登第与仕宦之众而言,北宋时期仍流坑 流坑董氏家族书院肇始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 董氏家族书院教育的黄金时期,共出进士15人。 流坑董氏开基祖董合之孙董文广于北宋大中祥符 南宋以降,流坑创办书院的热情更为高涨,村 二年(1009)参加“明法科”招贤纳士考试,成为流 中除上述桂林书院、中冈书院外,子男书院、镜山书 坑村历史上第一位科举榜上的“荐辟”。然而,董文 屋又相继建成。然而,南宋时期,流坑董氏书院教 广并没有直接入仕,而是返回家乡,“悉山金帛,多 育的成就却不如北宋之隆。据《乐安县志》载,从高 营书史,大启黉舍”,致力于家族子弟教育。 宗绍兴二年(1132)到帝呙祥兴二年(1279)百余 文广在天下甫定之时,举全家之财力大兴教 年,董氏进士及第者7人,解试中举24人。不过, 育,适缘北宋重文轻武,大开科举,广取文士之机。 这一成就仍居同期乐安县进士及解试者的8.6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