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湘文化对湖南人才群影响
湖湘文化对湖南人才群影响旅湘之行,神往已久,除考察网站外,还有两个目的:首先是了一个情结--瞻仰终生 景仰的毛主席故居,此愿已足,心旷神怡
另为解一疑团。湖南古代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地位并不算高,在《中国古代名 人词典》中记载的1700多名鸦片战争以前的历代名人中,湖南只有23人。可鸦片战争之后, 却人才辈出,甚至在大部分时间里左右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第一代有被标榜为” 中兴名臣”的曾、左、彭、胡和魏源、陶澍等著名思想家;第二代谭嗣同、黄兴、蔡锷、章 士钊等人影响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进程;第三代由于共产主义先进思想之武装,更是出现了毛 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恒、胡耀邦、王震等政治军事大家和李达、杨 昌济、徐特立、谢觉哉等哲学家和教育家。百余年来,众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集中出 现在同一个省份,一定有其深刻的原因。过去读书时看到一些观点:有人说,因为元明时客 家人大量迁入,改变了民族结构,提高了人口素质所致;有人说因康雍年间湖南建省,南闱 新开,使湖南读书人免涉万水千山赶考之苦,为湖南举子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也有人从新 旧学派的斗争中探讨原因。我感到这些说法都是有道理的,但同时又觉得没有讲到根本上, 没有发掘出导致人才辈出最深远的原因。而这个原因是什么?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此次湖南之行,参观了南岳衡山和岳麓书院,特别是与几位朋友交谈,又读了几本探讨 湖湘文化的书籍,眼前似乎有了一丝亮点。百余年来湖南人才辈出的原因似乎在于湖南深厚 的文化积淀,在于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我无意考证湖湘文化的来龙去脉,却 想概括湖湘文化对人才成长的几个优点,以增长见识。初步看来,湖湘文化有几个区别于其 他文化或者比其他文化更为浓烈的特色和优点:
第一,主张树立经国济世的远大抱负和爱国情怀。湖南人之关心国家大事,而且每遇大 事壮怀激烈的情绪,似乎为全国之冠。在湘期间,一位朋友自嘲:”湖南人都关心国家大事 去了,所以湖南自己的事老办不好。”虽不尽准确,却道出了湖南人的爱国精神。陈独秀192 0年前后曾写出过一篇赞扬湖南人精神的文章,其中说:”湖南人的精神是什么?若道中华国 亡之,除非湖南人死尽。”“除非湖南人死尽”这句话,原是湖南人中一位既参加过公车上书 ,又拥戴袁世凯称帝,晚年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复杂人物杨度所言。陈独秀并不喜欢杨度 ,却不因人废言,认为这句话的确概括了湖南人壮怀激烈的爱国热情。左宗棠年近古稀,率 军入疆;青年毛泽东站在桔子州头高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都是这 种抱负和情怀的体现。范仲淹是江苏无锡人,却为湖南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写出”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也概括了湖湘文化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湖南人的这 种爱国情怀和远大抱负,是湖湘文化的灵魂
第二,主张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和不尚空谈的务实作风。这一条,是湖湘学派区别于其 他学派最为显著的特点。这个特点,使其区别于关中学派的繁琐考证,也区别于江浙文化重 商重娱的特色。我以为,这正是湖湘学派经过长期积累,一旦爆发便星火燎原、人才辈出的 根本原因。湖湘学派主张:”始于修身,终身济世”,反对虚浮之风,提倡务实践履,主张身 体力行。我们甚至可以将这些思想理解为毛主席《实践论》光辉哲学思想的学术渊源之一
岳麓书院18条学规中,第13条主张”通晓时务物理”,第14条规定”参读古文诗赋。”把时 务物理(即实用之学)放在古文诗赋之前,实在是有别于全国其他一切学派的高明之处。读 书为了什么?为了学以致用。这是古人千年之训。但把这个思想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的是湖 湘学派。在岳麓书院正厅的一块匾上,刻着张轼大师为书院写的宗旨,他将学习读书的目的 规定为:”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我理解,这既是湖南人忧国忧民爱国精神的体现 ,更是一种学以致用务实学风的准确表达,同时也是对”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在一定意义 上的修正。在岳麓书院安排的课程中,包括农经、军事等。因为要经国济世,因为要学以致 用,所以,湖南比其他地方少了一些酸溜溜的纯文人,而多了不少经国救民的政治家和军事 家
第三,倡导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在经国济世价值观和学以致用学术观的指引下,湖南 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奋斗精神也就显得格外突出。受湖湘文化影响颇深的青年毛泽东喊出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乐于奋斗,是湖 湘学派重要的人文精神。湖南人能吃苦,全国闻名。湖南人主张”扎硬寨”、”打死仗”,” 打脱牙和血吞”;蔡锷为了捍卫共和,可以率领人数只有两千且子弹不足的云南兵去抗击十 万袁军;毛主席在井岗山只有几百人枪,被蒋介石称为”土匪”的情况下,立下”星星之火 ,可心燎原”的壮志并被实践所证明;在上有飞机,下有追兵,被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