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文化论坛》2008 年 8 月 外语探索与翻译
单一、标准的答案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学习者 学习者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判断,局限了思维。因此使学习
的思维纳入了固定的模式。提倡和激励学习者寻求不同的答 者真正享受到读书和学习英语的快乐是十分重要的。广泛接
案能激起创造潜能。在阅读文章的过程当中,鼓励学习者突 触 目的语是有效的学习英语途径,创造性阅读是具有一定语
破思维定式,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寻求多种答案。提出新观 言基础的中上水平学习者的最成功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大学
点、建立新思想,往往还需要学会假说推想,使学习者的思 英语学习中应广泛提倡此阅读方法。使英语的学习做到词不
想和读物作者的思想产生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鼓励个性 离句,句不离篇,使学习者在通过创造性阅读营造出的良好
思维,勇于提出见解,批判性阅读思维意识和逆向思维相结 的英语环境当中轻松学习,使听、说、读、写进入 良性循环,
合,打破陈规,旨在求新。 让英语学习也变得轻松有趣。
3、激发兴趣,大胆创造 【参考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工具,自觉 [ 1] 姚喜明,潘攀.外语阅读理论研究的发展[J ] .外语教
沉迷于感兴趣的内容时,学习者的阅读态度、动机及努力程 学,2004,( 1) :73- 74.
度会大大增加,从而提高阅读的流利度和质量。一次成功的 [ 2] 王勤,英语教学策略论[ 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阅读体验能给英语学习者意想不到的效果,增加 自信心,提 社,2002
高阅读效率。敢于创造也是创造性阅读中值得提倡的品质。 [ 3] Kr as hen, S. Pr i nc i p l e s and pr ac t i ce i n se c nd
综上所述,在运用创造性阅读时,大力提倡快乐阅读, l angu age ac qu i s i t i n[ M] . Oxf r d: Per gam n , 1982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者轻松愉快地接受和学习语言。通 [ 4] C k , V. Se c nd Langua ge Le ar ni ng and Langua ge
常在大学英语阅读课上,学习者对阅读教材缺乏把握性,计 Tea chi ng[ M] . Bei j i ng ; F r ei gn Langua ge
时阅读等诸多原因或多或少让学习者产生紧张的情绪,影响 Tea chi ng and Re se ar ch Pr e ss , 2000
英汉习语中隐喻差异的文化渊源
陈 琪
(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 要】 本文在对隐喻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指出英汉习语中的隐喻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并从审美观念、自然环境、宗
教信仰和社会发展历程四个方面探讨了英汉习语中隐喻差异的文化渊源。
【关键词】 习语;隐喻;差异;文化渊源
“隐喻”一词从词源角度来看,英语中 “mat aph r ”来 其中的 “松”为中国最常见的一种树,它象征 “坚贞、高风
自希腊语,me t a 含有 ac r ss 的意思,而- ph r 的意思则是 亮节”,古今人士均以此托物言志。早在 《论语》中就有 “岁
car r y。因此从词源 来看,它本义为一种 “由此及彼”的运 寒,然后知松柏 之后凋也”的赞辞。陈毅亦有诗咏道;“大
动,是一种转换。(俞碧芳,2006 )隐喻主要通过用关于某 雪压青松,青松挺又直。要知松高节,待到雪化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