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 7期 农艺学
野生稻优 良基因的发掘利用研究进展
张 凡 1,2 刘小烛 李定琴 余腾琼 周 英 殷富有 张敦宇 黄兴奇 程在全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西双版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摘要 野生稻 中蕴含着大量抗生物胁迫和耐非生物胁迫的基 因。是栽培稻品种进一步改 良的天然遗传种质 资源库。对野生稻 中抗 虫、
抗病、抗逆、高产等优 良基因的发掘及定位作 了概述 ,并对野生稻优异基因的利 用前景进行 了展望。
关键词 野生稻;优 良基 因;基因定位 ;发掘利用
中图分类号 Q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7—0085—04
AdvancesOn Excavafion and Utilization ofEIite Gene in W ild Rice
ZHANG Fan1,2 LIUXiao-zhu LIDing-qin YU Teng-qiong ZHOU Ying YINFu-you ZHANGDun-yu。
HUANG Xing—qi CHENG Zai—quan
1CollegeofForestry,Southwest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224;BiotechnologyandGeneticGermplasm Institute,YunnanAcademyof
A culturalSciences;XishuangbBIIBaAgriculturalResearchInstitute)
Abstract Wildricecontainsvariousresistancegetieswhichcanresistbioticandabioticstress.wildriceiSalSOageneticgermplasm resource
libraryforricebreeding.Theexcavationandloeationofwildriceelitegeneweresummarizedinthispaper.thesegenes’functionincludingdiseaseand
insectresistance,abioticstresstolerance,highyield.Finally,theelitegeneutilizationprospectinwildriceisforecasted.
Keywords wildrice;elitegene;genemapping;excavationandutilization
在稻属 (OryzaLinnaeus)中,仅 2个为栽培种 ,其余 20 飞虱生物型 I、2、3。Bphl8由Jenaetalm鉴定出,被定位在第
余种均为野生稻 。包括AA、BB、CC、BBCC、CCDD、EE、GG、FF、 12号染色体上 S15552和 RM463之间。2010年 ,Jenaeta1f7】
HHKK、HHJJl0种染色体组 l【】。我国的野生稻资源较为丰 已将 却hl8克隆出来 ,通过转基因验证后,证实却hl8增强
富,其 中云南地区就包含了中国仅有的3种野生稻 ,即药用 了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 。
野生稻 (0.offwinalisWal1)、疣粒野生稻(0.meyerianaBail)和 在药用野生稻 中鉴定 出的抗褐 飞虱基 因有 5个 ,即
普通野生稻 (O.rufipogonGriff)2[1。野生稻由于长期在野生状 却hl1、却h12、却h13、却h14和 却h15;抗 白背飞虱基 因 2
态下生长 。经过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和不良环境的自然选择 。 个 ,即 6ph7(t)和 h8()。其 中2个隐性基 因6phl1和
蕴含了大量 的优 良基因,是一个天然的基因宝库3[1。但栽培 6ph12由Hirabayashieta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