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牙周
龈沟液的作用
1、通过GCF流冲洗龈沟内的外来物质
2、含有可以促进上皮附着于牙面的血浆蛋白
3、具有抗微生物的特异性抗体
4、在牙龈防御机制中,其所含补体可以促进抗体活化
5、能提供龈下细菌丰富的营养成分
6、提供牙石矿化的物质
牙周炎流行病学指数:社区牙周治疗需要量指数(CPITN)
好发部位:下切牙、上磨牙、下磨牙
牙龈炎流行特点:青少年发病率高于其它年龄人群 13-17岁最高;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性所波及的位点较多
慢性牙周炎流行情况:CP通常30岁后才有明显表现
附着丧失的发生及其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男性通常较女性有更多的牙齿发生附着丧失及形成牙周袋
牙周炎流行特点:位置特异性,年龄特异性,时间特异性,种族特异性
牙周组织多重防御机制:
上皮附着的封闭作用
结合上皮细胞的快速更新和修复能力
唾液的冲洗
凝集素和IgA的保护作用
龈沟液的冲洗、调理
IgG、补体的免疫作用
中性粒细胞核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
牙周致病菌的标准
Koch法则:
1、同样的疾病中能发现同一种病原菌
2、能从该疾病组织中分离出病原菌并纯培养
3、这种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引起相似的疾病
4、能从实验动物中重新获得病原菌纯培养
Socransky补充(1979):
1、病原菌必须在病损部位增多,在健康部位或其他类型牙周病较少或缺如
2、消灭或减少该病原菌后,疾病中止
3、宿主对某特异细菌的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增强或减弱,可为该细菌在疾病过程中起特殊作用提供重要线索
4、接种该细菌于易感动物或无菌动物的龈沟,会引起类似人牙周炎的病变,如炎症、结缔组织破坏和骨吸收
5、明确该细菌的致病性和毒性因子,即该菌引发疾病的机制
Smith从另一角度考虑(1979):
1、能定居于宿主组织
2、能利用宿主环境中的营养,存活和繁殖
3、能逃避宿主的防卫功能
4、具毒力,能进一步损害宿主组织
Socransky(1992)归纳:
1、必须是毒性克隆株
2、具有引发疾病的染色体遗传因子
3、宿主必须对该致病菌易感
4、数量超过宿主阈值
5、寄居于适当部位
6、其他菌群必须促进或至少不抑制其致病过程
7、局部环境有助于毒性因子的表达
牙周病病因:
一、始动因子:牙菌斑
牙周细菌致病机制:
1、细菌侵袭:
2、体内繁殖
3、抑制或躲避宿主的防御功能
4、损害宿主的牙周组织:
细菌致病成分:菌体表面物质:内毒素、脂磷壁酸、外膜蛋白、纤毛蛋白、膜泡
有关的酶:胶原酶、蛋白酶、神经氨酯酶、透明质酸酶、硫酸软骨素酶
毒素:白细胞毒素、抗中性粒细胞因子
代谢产物:各种有机酸、硫化氢、吲哚、氨、毒胺等
主要牙周可疑致病菌:
伴放线放线杆菌(Aa):与侵袭性牙周炎密切相关
牙龈卟啉单胞菌 (Pg):牙周炎病变区或活动区主要优势菌
福赛拟杆菌 (Bf):公认的重要牙周致病菌之一
具核梭杆菌 (Fn):口腔坏疽性病变的主要病原菌
中间普氏菌和变黑普氏菌 (Pi , Pn):与中重度牙龈炎、ANUG及慢性牙周炎有关
粘放线菌 (Av):可能在龈炎的初期起作用
齿垢密螺旋体和奋森密螺旋体(Td, Tv):协同致病,在混合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二、局部促进因素:
1、牙石:沉积在牙面或修复体表面上的已钙化的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由唾液或唾液中的矿物盐逐渐沉积而成
龈上牙石/龈下牙石
①本身对牙龈具有一定机械刺激;②主要危害来自其表面堆积的菌斑,牙石使菌斑与组织表面紧密接触,引起组织炎症反应;③牙石多孔结构容易吸收大量细菌毒素;④牙石妨碍口腔卫生措施的实施。
2、食物嵌塞:食物被咬合压力楔入相邻两牙的牙间隙内
垂直性嵌塞:两邻牙失去正常接触关系
来自对颌牙的楔力或异常牙合力(形态异常、不均匀磨耗、倾斜、尖锐牙尖、对咬时的水平分力)
邻面和牙合面的磨损使食物外溢道消失
水平性嵌塞:牙间乳头退缩;支持组织高度降低,龈外展隙增大
①嵌塞物的机械刺激;②细菌定植
3、牙合创伤:咬合力异常:咬合力方向:垂直压力:根尖区骨吸收
(原发性) 侧向压力:压力侧牙槽骨吸收
扭转力:对牙周损伤最大
咬合力分布不均匀:早接触,受到超过承受范围的咬合力
牙周支持力不足:牙槽骨吸收、牙周膜纤维组织疏松、减少、排列紊乱,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医本科课件《细胞生理学》生理网络课程英语词汇.doc
- 北医本科课件《细胞生理学》内分泌-管又飞 教授 2010.ppt
- 北医本科课件《细胞生理学》肾脏的排泄-全.ppt
- 北医本科课件《细胞生理学》危险因素-北医.ppt
- 北医本科课件《细胞生理学》消化-kongwei.ppt
- 北医本科课件《细胞生理学》新八年制呼吸-生理实验.ppt
- 北医本科课件《细胞生理学》血液1-2010.ppt
- 北医本科课件《细胞生理学》血液2-2010.ppt
- 北医本科课件《细胞生理学》循环系统-2010-1.ppt
- 北医本科课件《细胞生理学》循环系统-2010-2.ppt
- 毕业考复习小抄-牙体牙髓.doc
- 毕业考复习小抄-牙周名解.doc
- 毕业考复习小抄-预防 名解.doc
- 毕业考复习小抄-预防.doc
- 毕业考复习小抄-预防大题.doc
- 变压器Comparison of the sensitivity of an acoustical and electrical PD-measurement on transformers in the laboratory and on site.pdf
- 毕业考复习小抄-正畸.doc
- 毕业考复习小抄-正畸名解.doc
- 变压器The analysis of ultrasonic signals by partial discharge and noise from the transformer.pdf
- 变压器Corona location in transformers by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analysis II application of technique and results of measurements.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