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生涯五十年
我1941年于天津私立工商学院附中高中毕业。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平津早已沦陷,那年我虽同时考上了北平的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却因祖母年高,父亲避日伪纠缠而杜门不出,我是长子,家里事无巨细都要我出面操持,无法离开天津。出于无奈,只好升入工商学院商科做本科生。读了两年,因病辍学。加上生活拮据,便于1943年开始教了两年中学国文。1945年抗战胜利,乃重新考大学,先后上过燕京、清华和北大三座名牌大学,最后从北大中文系毕业。1949年开始在高校教书,1991年年末退休,虚岁七十。但直至1999年春天,我还以“客串”身份为北大中文系开了一学期的选修课。五十多年来,我只干过教书这一种行业,算得上一名典型的教书匠。
1943年秋初为人师,在一家私立中学教国文。除每周上课二十几小时外,还兼任教导处的教务员,不过为了多挣一点薪水。当时校中有一位教英文的女教师,因面慈心软,镇不住学生,课堂秩序很是混乱。有一次刚上课就被学生气得哭着来找教导主任。恰值主任不在,只好由我到教室维持秩序。那年我只有二十一周岁,又是新来乍到,学生并不把我放在眼里。问起情由,原来有几个学生上课看武侠小说,老师不许,便发生争执,导致秩序大乱。我想,如果从正面讲大道理,学生肯定静不下来;不如因势利导,爽性给学生们大讲其武侠小说。于是我从清代侠义公案小说讲起,讲到民国初年的“南向(即湖南人向恺然,笔名不肖生)北赵 (河北人赵焕亭)”,然后讲到正在流行的《蜀山剑侠传》《十二金钱镖》和《鹰瓜王》。我一口气举出了几十部武侠小说的书名,都是学生闻所未闻的,课堂秩序一下子静了下来。然后我开始讲古今武侠小说之所以产生的不同背景,指出这类小说虽有可读性却缺乏好的内容,并批评了其中某些荒诞不经的情节描写。这自然而然引起了?W生的兴趣,到下课铃响还不肯罢休,吵着要我继续讲下去。这时我才转入正题,对学生不尊重老师、不遵守课堂秩序批评了几句,然后下课。师生间的对立情绪基本上消除。这是我当“孩子王”以来第一次急中生智所取得的暂时课堂效果。
事后回想,当中学教员确实很不容易,甚至比教大学还不省心。不过有一点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即青少年时期在课外广泛杂览并非全属坏事。只要不影响学校里的必读课,知识面宽阔些,业余爱好多一些,对自己的前途还是大有裨益的。到六十年代,自己的孩子们陆续上了中学,我常常感到他们的课外知识太贫乏,老师对学习也只限于课本上的内容,不提倡向多方面引导拓展。学生一味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这种偏颇的导向到近年乃日趋严重,教育部门终于发出了“减负”的硬性措施。从目前中小学实际现状看,“减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最严峻的不正之风乃在于权钱交易。一个孩子从进幼儿园而小学而初中而高中,升一次学等于过一次关卡。倘学生的成绩低于录取分数线,只要有做大官掌权的或发大财气粗的家长,那么其子女便不愁跨不进学校的门槛。至于既无权又无钱的平头百姓则很难说了。过去的封建官府可以卖官鬻爵,今天的市场经济竟导致不少普通百姓要想方设法掏出大把钞票(动辄人民币数万元)为其子女在学校买到一个受教育的名额。我不知道各级领导是真不体察民情还是睁一眼闭一眼装糊涂。“尊重知识”云乎哉!“尊重人才”云乎哉!
话题还是回到自己的当教员上面来。我教中学那两年正值日伪统治时期,在课堂上教国文只能讲周作人而不能讲鲁迅。我当时思想觉悟很低,但确已尝到亡国奴的滋味。除了完成课本中可讲的内容外,我还额外讲少量的古诗词,如杜甫的《春望》《羌村》,李煜的《虞美人》《浪淘沙》,陆游的《示儿》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表面上只是照本宣科,串讲字词大意,其实那时的中学生多数还是心照不宣的。1946年,我在清华大学听吴晗先生讲中国通史。先生在课堂上可以公开斥责蒋介石,我一方面心里感到快慰,一方面也认为比起我教中学时须用弦外之音来拨动学生的爱国意识,毕竟是可庆幸得多了。
我在大学的教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同步的。五十年来我教课的主攻方向是中国文学史,但我的兴趣所在却是讲授历代诗文以及小说戏曲作品,因此教学效果较好,也容易受欢迎。根据自己教文学史的具体经验和亲身感受,我主张一名教文学史的教员必须坚持做到两点:一是必须会教通史,即从神话传说应当一直讲到梁启超、鲁迅,而且无论对诗赋词曲、散文、小说、戏曲乃至古代文论都有发言权;却不宜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二是应具备国学的基本功,即对于传统的文字声韵训诂之学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不能使“语”“文”分家,事实上也是分不了家的。关于第一点,我曾在各种场合多次呼吁,也写过文章,希望人文科学各学科多培养通才。但以人微言轻,作用不大。关于第二点,六十年代初我在课堂上曾被一位同学当面质询:“讲文字学的知识对我们有什么用?”我当时初届中年,不免气盛,回答他:“当然,你学这些知识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