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死亡这一概念分析二语习得中文化习得
从死亡这一概念分析二语习得中文化习得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文化习得是一个必不可少部分。文章从表示“死亡”这一概念的词汇入手,强调文化习得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死亡 二语习得 文化习得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中国的发展势头迅猛,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掀起了英语热;而英语学习作为一项新兴的文化产业,更是将英语学习推向了一个更新的高度,这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英语的习得问题,有句话说得好:“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gaining another soul.”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就要学习它的全部内容,而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是反映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既懂得语言,又懂得文化,才能算是真正掌握了语言。所以,语言习得中的文化习得,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人们所使用的每一个词都是一个语言系统的微观世界,都是使用该语言民族的文化缩影,因此,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即使是对一个字,一个词的习得也需要抱着认真的态度慢慢学习、慢慢积累。本文将从表达“死亡”这一含义的词汇入手,分析二语习得中的文化习得的重要性。
不同的表达死亡含义的词汇反映出中西不同文化的丰富内涵。惠特曼在其《自我之歌》中曾说道:“Life is a cycle,no end no begin.”(生命是轮回,没有起点亦没有终点。)当然了,这是惠特曼个人的生死观,在现实生活中人有生必有死,这是客观规律,没人能逃离这种事实。“死”即意味着生命的丧失、生命的终结,不论汉语或英语,尽管对“死”这一概念有多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但林林总总的词语或短语从根本意义上均表达了此意――生命已不复存在,如汉语里的“逝”“薨”“谢世”“长眠”“殉难”“诀别”“玩儿完”“翘辫子”“一命呜呼”“跨鹤仙游”“气绝身亡”等,英语里的“die”“perish”“cease to exit”“be no more”“pass away”“kick the bucket”“go to heaven”“to demise”“draw ones last breath”,等等。人虽固有一死,但在多数情况下,不管他人之死或是自己之死,毕竟都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英汉民族普遍认为应该避免“死”的直接使用。因而,对于“死”,人们在语言表达上往往含蓄其词,尽量避免直接提及,由此衍生出许多关于“死”的委婉说法,即委婉语。在多数情况下,委婉语的使用是为了帮助说话人在某种场合下,在谈论某些让人感到尴尬或沮丧等事物时能冲淡或避免各种不愉快的联想。“死”的委婉语既是语言现象,又是文化现象。因此,在英语语言习得中,不能抓住一个“die”就当是“死”的万能钥匙,什么时候都是对应的关系。
“死”的委婉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了:“On the 14th of March,at a quarter to three in the afternoon,the great living thinker ceased to think(停止思考)...we found him in his armchair,peacefully gone to sleep――but forever(永远地睡着了).”
1.反映年龄和性别特征
英语和汉语对“死”的委婉语可以反映出死者的年龄和性别。汉语表“死”的委婉语更具有民族性特征,它不仅数量繁多,表达形式丰富,而且有具体的年龄和性别之分。例如:在古代,不满20岁死曰“殇”,此又分三类:8―11岁为“下殇”,12―15岁“中殇”,16―19岁为“上殇”。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青壮年死谓之“夭亡”,但于讣告上写“疾终”。老年死谓之“寿终”,如系家族最高长辈,男加“正寝”,女加“内寝”字样。而在近现代,婴儿死谓之“没成人”;幼儿死谓之“夭折”;青年且有才的男子死谓之“英年早逝”;年轻貌美的姑娘之死称为“香消玉殒”“红消香断”“倩女离魂”等。至于老年人之死,汉语中的表达更是不胜枚举,丰富多彩,例如:“去世”“逝世”“谢世”“辞世”“去了”“走了”“长眠溘逝(忽然逝世)”“驾鹤西游”“离开了我们”“天年已尽”“与世长辞”等。此外,在汉语文化中老人因年老或高寿安然死去的称之为喜丧,是好事,所以又称为“善终”“寿终正寝”“寿满天年”等。
然而,与汉语相比,英语中表达人早逝或夭折的委婉语数量有限,且形式单一,也没有很具体的年龄和性别之分。如:to come to an untimely end(夭折、短命),to be cut off(因疾病等夺去……的生命或使夭折)等。而表达老人之死在其搭配意义和情感上也逊色很多。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升初语文阅读考点 专题五 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指导 专练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doc VIP
- TCSAE-功能型无人车 自动驾驶功能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VIP
- 机械制图与CAD基础习题集第2版包玉梅习题答案.pdf
- FZ_T07037-2024《纺织企业水重复利用率计算方法》.pdf VIP
- 《企业财务会计习题与实训(第5版)》课后参考答案1-4章程运木.doc
- 人才素质盘点方案.pptx VIP
- 2023天健校招笔试题型.pdf VIP
- 必修下教材文言文逐篇过关挖空训练(二)(解析版)-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文(全国通用).pdf VIP
- 必修下教材文言文逐篇过关挖空训练(一)(解析版)-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文(全国通用).pdf VIP
- 天健笔试押题校招.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