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第一章绪论
一、青蛙效应的由来 “青蛙效应”源自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到后来热度难忍而失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 科学家经过分析认为,这只青蛙第一次之所以能“逃离险境”,是因为它受到了沸水的剧烈刺激,于是便使出全部的力量跳了出来,第二次由于没有明显感觉到刺激,因此,这只青蛙便失去了警惕,没有了危机意识,它觉得这一温度正适合,然而当它感觉到危机时,已经没有能力从水里逃出来了。 二、“青蛙效应”的启示 生于忧患:人天生就是有惰性的,总愿意安然现状,不到迫不得已多半不愿意去改变已有的生活。若一个人久久沉迷于这种无变化、安逸的生活时,就往往忽略了周遭环境等等变化,当危机到来时就像那青蛙一样只能坐以待毙。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有危机意识是我们应该从中领悟的。在生活和职业上都是如此,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回顾一下过去,当我们遇上猛烈的挫折和困难时,常常激发了自己的潜能;可一旦趋向平静,便耽于安逸、享乐、奢靡、挥霍的生活,而不断遭遇失败。 基础心理学 本课程具体目标 1、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掌握心理现象的基本规律 3、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会进行相关的研究设计 4、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 材 梁宁建主编,基础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参考书目 1、《心理学导论》,黄希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心理学》,曹日昌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3、《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 【美国】J.P查普林 T.S克拉威克著 商务印书馆 第一章 绪 论 学习目标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心理的实质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某生安静、守纪律,不爱与人交往,孤僻,胆小,自卑,比较敏感。上课注意力集中,回答问题时,经常很久站不起来,声音也很小,从来不做出头露面的事情,不易于适应环境。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什么是心理学 P.3、 4、 6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客观事物是心理的源泉 三、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 能动性 四、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 展的基础 (二)客观事物是心理的源泉 无论是简单的心理现象还是复杂的心理现象,其内容都可以在客观世界的事物找到它的源泉。 (三)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主观性:因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在具体的人身上发生的,每个人不仅存在着生理遗传、发展成熟、需要动机和个性差异,而且还存在着当时心理状态上的差异。 (三)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能动性: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象镜子反映物象那样,是消极被动的;人的活动总是受其需要、动机、价值观所推动,从而有目的地改造客观现实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 人的心理在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并表现在实践活动中;如果一个人脱离了社会生活条件,脱离了人来的社会生活实践,就不会形成人的心理。 科学心理学的发展 古代心理学思想 1、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2、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P16—19 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研究原则:客观性、教育性、发展性、系统性 P1 第四节 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P.19--20 思 考 题 P20 补充: 1、什么是心理学? 2、心理学研究什么? 3、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4、你过去怎样理解“心理”的?今天有 些什么新的认识? 5、我们为什么必须学习心理学? 从现象上认识: 哪些现象属于心理现象? 从本质上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科学心理学的标志:P.3 现代心理学派别 1、结构主义心理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 4、格式塔心理学 5、精神分析 6、人本主义心理学 7、认知心理学 * 三个适应: 1、父母照顾 独立生活 2、高中学习 大学学习 3、学校 社会就业 青 蛙 效 应 心 理 过 程 认知过程 情绪过程 感觉 知觉 记忆 想象 思维 注意 某生热情直爽,善于交朋友;语言生动流畅;上课时喜欢举手发言,注意力不太集中,做事浮躁、有头无尾,怕苦。 个 性 心理动力 心理特征 (需要、动机、兴趣、 爱好、理想、价值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