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讲求实效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
讲求实效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我国教育改革包括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两个方面的内容。而教育改革的核心在课堂,课堂改革的关键是“效率”。课程改革那是国家操心的事,我们普通人应该重点考虑的是课堂改革的问题。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向课堂要质量”的口号满天飞。可是,真正能顿悟其真谛的智者究竟有多少呢?当然不乏其人,全国许多名校的成功成名之路就是从改革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开始的。如当今名震全国的山东杜郎口中学因面临撤并而思变,闯出了“变教为学,以学定教”的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之路;山东兖州中学的“循环大课堂——三步六段式”教学模式,上海建平中学的“分组组班”教学模式……几乎所有名校的成功,都是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的成功。而这个问题在我们县还没有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我们县自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学质量横向比较总是徘徊难前,达不到理想效果。究其原因,本人认为就在于——课堂改革滞后,课堂效率低迷。那么,我们中小学课堂是一个怎样的现状呢?
笔者每年都要走进中小学课堂听课若干节。通过认真分析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发现,从教师层面看,虽然使用新教材这么多年,老师们用的仍然是课改以前的课堂套路——“重教,轻学”。基本不习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教师没有激情,不屑于课堂教艺修炼,课堂语言平淡无奇,不能引疑、激趣,也没有吸引力。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活力、无生气和新鲜感。如最近刚听的一节高中化学课,整堂课都是老师在讲,学生鸦雀无声。这样的课堂效率可想而知,正是我们的课堂致命弱点所在,课堂“效率”如何?老师们心中没底,也不习惯去追求“效率”。从学校管理层面看,管理者似乎也没有精力关心我们的课堂状况,课堂效率究竟如何,只重结果,看期末成绩,忽略了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平时观课、评课常听老师们挂在嘴边的也是“教”得如何,很少有人思考学生学得怎样。就是执教的老师考虑的还是课上得满不满意,“我讲透了没有”,是不是已按自己的预设或教参给出的教学时数完成了教学“任务”。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诸如:我完成的“任务”学生究竟学到了多少?有多少学生完全学懂了?还有多少学生没有学懂或懂得不完全?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知识潜能又得到了多少开发和积累?,久之,形成了老师们用自己的“勤劳”换来了学生的懒惰,用自己的越位换来了学生的缺位。也就是杜郎口中学总结的:“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结果累坏了教师,也坑苦了学生。老师们自己也怨声载道,都言:“如今世风日下,学生越来越难教。”世风日下固然不可否认。可世道在变,我们的思想和做法怎能不变?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如此,课程标准教材都变了,学生的思想行为要求等等也变了,我们还在固守老本,课堂上年年“山河依旧”,天天“重操旧业”, 效率怎会垂青我们?
同样,我国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提出的许多与过去不同的理念和要求,势必带来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考纲考题和考法的变革,而我们县的绝大多数教师,包括管理者没有真正意识到本次课改的彻底性。考试评价在变,我们的课堂变,穿新鞋走老路,必然适应不了现代的考试和评价。如此,课堂效率从何而来?教学质量何言提高?我们听课调研发现,这是我们县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条件或能力有限。但这不是主要和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思想引领问题。用老眼光看待新课改,总以为“本次课改还像过去那样停留在口头上的多于行动上的,实际操作时可以不变应万变,固守老本就不会差到哪里去。”这种思想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活思想。也是最终导致课堂改革滞后,课堂效率低迷,严重影响质量提高的内在因素。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深研领悟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尤其是学校管理者要先行。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改革之所以彻底成功而一举成名,首先就是他们的校长硬逼着老师改革课堂的。没有校长提供的课堂改革大环境,仅凭教师个人的行为进行课堂改革,肯定成不了气候。所以,只要校长像杜郎口中学校长那样动真格的,拿出明确的课堂改革的努力方向,一定能够逼出 “英雄来。
那么,校长应该从哪些地方开始着手呢?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离不开教师的成长。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学校的生命在于教师的成长。要提高我们县的课堂效率,具体可以从这两方面去尝试。一是抓好课堂预设环节的管理,这是促使教师成长成熟的先决条件。教师的成长源于内心的觉醒。听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课堂之所以低效,预设不到位是首要因素。所谓预设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备课写教案,即课前准备。
备课写教案等诸多课前准备工作,我们平常的定势思维都可能认为主要指向新教师或年轻教师。事实上,我们所谓的“老教师”,没有准确的年龄限制,一般大概工作十年左右的就已归并在其中了,这些所谓的“老”教师不但人数比例占绝大多数,而且能够左右一个学校的局势和命运。我们习惯认为,备课写教案主要是新教师年轻教师的事情,“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