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经武 走另辟蹊径超导之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经武 走另辟蹊径超导之路

朱经武 走另辟蹊径超导之路超导是什么?可能很多普通人都答不上来。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内斯首先发现了超导特性,他也凭借这一发现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奖。而超导体独特的抗磁性,又让日本科学家研制出可以悬浮在轨道上的超导磁悬浮列车,最高时速能达到每小时500公里。 但是在往后长达75年里,超导却只能在零下240摄氏度的极低温度下发生,这严重影响了超导在实际领域里的应用。直到1987年,一个叫朱经武的华裔科学家却一下子将超导的温度提高了60度。从此,超导研究像骑上了一匹快马。 科学家的成长之路 朱经武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科学家,他很早就对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美国德州超导中心的实验室里,至今仍在使用着一些朱经武亲自焊接的设备。 很小的时候,他就喜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做不一样的梦。他出生在湖南,在台中清水镇长大。不到10岁时,一天到晚跟在维修飞机的父亲后面,担任小助手。父亲认为“西方的富强与科技有关”,此念深深地影响着他;但真正体会到科学发明的快乐,却是小学五年级的一段经历。 当年,有钱人家才买得起收音机。好不容易等到春节前,他领到小红包,骑车到镇上买回一捆回收的旧电线,回家拆开,开始了他的科学冒险。将磁铁、各种电子管按照资料安装好,屡经实验,他竟然自己做了一台收音机。有一天,他突然听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在还是清水镇中学生时,朱经武曾计划以自己制造的马达参加科技展览。 他从破铜烂铁店买了电线、磁铁,再到附近垃圾堆里找了几个罐头盒,把铁皮剪成马达中间转动的部分,左右手各拿一个电极,把自己当成导体,就这样做起实验来。 电流从指间流过身体,马达开始转动,拿着电线的手也开始麻木。他笑着说,现代父母若看到孩子这样,一定会吓得魂不附体。“我同意尽可能注意安全,但你要走到一个未知的世界里,有很多未知数,这未知数里有很多危险。” 如果我们想样样百分之百安全的话,那社会是不会进步的。朱经武强调:“个人与社会都要有承担风险、包容挫败的心,因为常常失败里面才有成功。” 在获得诺贝尔奖的六位华人科学家中,有五位是从事物理学研究。朱经武选择物理学,除了个人爱好,也是受到了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影响。 朱经武生在湖南,长在台湾,家境非常普通。1962年,20岁的朱经武从台湾的一所二流大学――成功大学毕业。面对未来,这个爱好物理的青年却有些迷茫。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最终,他选择去美国攻读研究生。 初到异国他乡,朱经武强迫自己去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研究生的学习虽然很忙,可是他还是抽出时间,去教堂教穷人家的孩子读书,到学校附近的空军基地教飞行员学习中文。 攻读硕士学位时,朱经武与同学陈璞相爱了。当他得知心仪的姑娘是著名数学家陈省身的女儿时,朱经武心中有些不安,他担心这位数学大师能否接受他。当朱经武在加州机场见到景仰已久的数学泰斗和善地微笑着,提着一盒活龙虾,随着自动通道朝他和陈璞走来时,他长期隐藏心中的种种顾虑顿时烟消云散了。陈省身夫妇丝毫不反对女儿同这位农家子弟的交往,这既是出于对女儿的信任,也是由于他们看中了,这个青年身上拥有的品质与才华。 母亲其实一直教我:“应该要有耐心,这是待人处事,应该要比较温和一些。因为有的时候,这种冲劲太大的话,不见得每个人喜欢你。但现在也不表示,每个人喜欢我。不过尽量希望能够跟人处得好。其实是我母亲讲的:就是说就是跌倒也要抓一把沙子。就是永远在这个失败里面,应该学到一些教训,这是很重要的。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常常讲的:失败为成功之母。就是这样的,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因为这句话,因为我母亲的话,结果后来被《读者文摘》引用上去了,算是一个重要的引言,给了我两百多块钱,我跟秘书分掉了,然后剩下的我那一部分,我给母亲。这是母亲发明的,不是我发明的。” 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在超导研究上的贡献,目前已经有七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朱经武也曾多次被提名为候选人,但他却又每每与这个全球物理学界的最高荣誉擦身而过。对此,朱经武淡然的说:诺贝尔奖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能看得太重;想得太厉害,会得神经病。每次被提名诺贝尔奖,朱经武身边的同事总是比他还紧张。 虽然还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这一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但朱经武在超导研究方面的贡献足以写进物理学史册。这个对科学有着一种质朴情感的华人,不仅把超导研究带进一个崭新的层面,还让这个物理学名词变得家喻户晓。 1986年,当他与研究团队埋头提高超导温度的时候,瑞士科学家却早已经先行一步,将超导温度由摄氏零下273度提高到了零下238度。研究结果公布时,“我们是非常失望的、沮丧的,心想,为什么我们也朝那个方向走,却被他们打败了?”但是,他马上回过神来,告诉自己,重复他们的结果,然后做得更好。 先前,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