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法与误会法的戏曲规则别论.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O卷第3期 武夷学院学报 V0l_30 No。3 2011年 6月 JOURNAL OF WUYI UNIVERSITY JUNE.201 1 巧合法与误会法的戏曲规则别论 徐韵雯 (集美大学 文学院,福建 厦f-j 361021) 摘 要:巧合法与误会法这一戏曲规则,自其萌芽、发展以来,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缺陷;然而在其 普遍性的使用过程中,也有着一定艺术上的创造,思想上的提升以及技巧之上的审美期待,值得我们去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巧合法;误会法;戏曲规则 中图分类号:1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O9(2011)03-0053-04 巧合法与误会法作为一种叙事技巧,在古代戏曲 后,必然不可避免地出现雷同的弊端,巧合法与误会 作品中得到了广泛而丰富的应用,也由于自身艺术表 法也不例外。 现手法上的雷同,思想上的薄弱,以及模式化的技巧展 明·叶宪祖 《四艳记》(《天桃纨扇》、《碧莲绣符》、 示,一直以来饱受戏衄理论家与实践家的诟病。然而, 《丹桂钿合》、《素梅玉蟾》),都是运用才子佳人互相错 不可否认的是,剧作家们在编剧实践的过程中,在一定 认的“误会法”编戏,中间穿插无数“巧合”的设置,而 程度上也意识到了这一技巧的艺术缺陷,并有意识地 四段故事的主题、情节皆面目相似:男、女主人公一见 对之进行创造性的使用,使其脱陈出新,另出风采。 钟情、最终男主人公飞黄腾达、才子佳人借由外界力 量喜结良缘。而明代张楚叔的传奇作品《金钿盒》,写 一 、 雷同与创造 才子权次卿购得半面金钿盒,“冒名”前往认亲,最终 得偿所愿迎娶娇妻,其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与叶宪祖的 所谓“巧合”,是指戏曲情节中的“巧合”、“巧遇”, 《四艳记》如出一辙,模式化的创作使得作品趋于雷 是利用生活中的偶然事件来组合戏曲情节的一种技 同,落人俗套,读之尤恹恹无生气。李渔曾评价“十部 巧;所谓“误会”,是利用人物对客观事物的错误认识, 传奇九相思”,而即使是在其他题材的作品中,往往也 或是人物处境、性格、气质的差异,造成一种暂时假 少不了生旦团圆之模式,我们总会感到某些场景似曾 象,从而产生误会,它是通过偶然的情节来反映事物 相识,某些情节反复出现,某些人物面目相仿。 必然规律的一种构戏手法。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任何的雷同和因袭都是艺术 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将巧合法与误会法作为点 创作的大忌,这被无数戏曲理论家与实践家反复加以 缀,还是将其作为贯穿情节的线索,我们都可以在戏 批评指责与论证。王骥德《曲律》:“元人杂剧,其体变幻 曲作品中看到剧作家们对巧合、误会法有意无意的使 者固多,一涉丽情,便关节大略相同,亦是一短。”[12P 他 用痕迹,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性的戏曲规则,然而 对元杂剧中的男女爱情题材中关目、情节的雷同表达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在发展成熟并形成一定的模式以 了不满与批评。李渔《闲情偶寄》:“欲为此剧,先问古今 院本中,曾有此等情节与否,如其未有,则急急传之,否 则枉费辛勤,徒作效颦之妇……吾谓填词之难,莫难于 收稿日期:2011-02—1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