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海洋意识 保卫蓝色国土.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强化海洋意识 保卫蓝色国土.pdf

∞ 鞠 沈建军 【热点材料】 材料一:我国确定每年的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这具有特殊 的意义。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这个纪念日新的时代内涵,这就是要在 全社会强化海洋意识、发展海洋事业。通过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 通过弘扬郑和精神,广泛开展“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教育, 增强全民族的航海意识、海洋意识,树立蓝色国土观念,走可持续发 展之路。 — — 南方网 材料二:1405年,大明王朝皇帝朱棣在南京颁旨下令郑和下西洋 庞大的船队从南京出发驶向大海,由此揭开了人类大航海的序幕。六 百年后,曾为郑和宝船制造地的鼓楼区江东中保村一带,再次出现了 造船人的忙碌身影,南京滨江大道一号江苏龙江造船有限公司的巨 大厂房内,“郑和宝船”即将在这里重生。今年7月l1日第8届航海日, 南京作为主会场所在地,市民将能看到宝船雏形。 这艘仿明代郑和宝船,正是采用了福船的船型和主要工艺。据 悉,宝船总长71.1米,这与郑和7月l1日下西洋的日子正好吻合;宽l4.05 米,寓意郑和下西洋是1405年;而宝船高达38米的桅帆,则暗合了郑 和下西洋曾到达的38个国家和地区。该船建成后满载吃水4.3米,排水 量1500吨。 — — 2012年4月22日《扬子晚报》 【考点链接】 1.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 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 是泉州、广州,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宋朝海外贸易兴盛,东到朝 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南宋时期,福建泉州成为全 国第一大港。 2.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 泛用于航海,并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 3.戚继光抗倭。元末明初,一些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 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之为“倭寇”。明朝中期时,倭寇猖獗,戚继 光组建了一支抗倭部队——“戚家军”,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先后剿 灭了浙江、福建、广东一带的倭寇,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4.郑和下西洋。14O5一l433年,郑和率领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 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5.“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 易,阻碍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 发展的潮流。 6.洋务运动时经营海军。从19世纪7O年代中期到19世纪80年代 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7.黄海海战。甲午中I=t战争时,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 昌率舰英勇杀敌,最后与舰同沉。 8.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入侵 中国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宝岛台湾。 9.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 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华中军区第二副司令张爱萍任司令员 兼政委。 【高效演练】 一 、 单项选择题 1.“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 会抵挡。”歌谣中的“戚爷” ( ) 吁学融立~iz//2012.7—8 A.平息了东南沿海倭寇 B.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统一了女真各部 2.明朝有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曾说:“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他应该是 ( ) A.郑成功 B.郑和 c.戚继光 D.邓世昌 3.我国四大发明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