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录
Content
金融危机波及职业生涯引发“穷忙族”话题热议
编者序:人有病,天知否
“穷忙族”的问题
“穷忙族”档案:曾经的公司高管 (1)
“穷忙族”档案:曾经的公司高管 (2 )
“穷忙族”档案:曾经的公司高管 (3 )
“穷忙族”档案: 曾经的青年俊杰 (1)
“穷忙族”档案: 曾经的青年俊杰 (2 )
“穷忙族”档案:35岁的单身妈妈 (1)
“穷忙族”档案:35岁的单身妈妈 (2 )
“穷忙族”档案:流浪者的故事 (1)
“穷忙族”档案:流浪者的故事 (2 )
“穷忙族”档案:流浪者的故事 (3 )
“穷忙族”档案:曾经的铁路 (1)
“穷忙族”档案:曾经的铁路 (2 )
金融危机波及职业生涯引发“穷忙族”话题热议
“穷忙族”的话题在坊间流传已经多日。既无定论,也谈不上主流观
点。随着外围经济形势的低迷和一季度国内经济统计指标的公布,关
于“穷忙族”的问题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关于个人工作、生活的隐忧也在
职场人士当中日渐浓重,迟迟不能散去。
按照一般的说法,穷忙族的标准是“一年未加薪,三年未升职,一
周工作超过54小时。忙来忙去却依然无力置产,甚至还要担忧养老金从
何而来” 。或许你的情况还没有这么不堪,或许你的情况比这更为不
堪,无论如何,“穷忙族”的内涵在发生着快速的演进。你究竟是不
是“穷忙族” ?恐怕要自己去寻找答案。
2009年中信出版社引进出版的新书 《穷忙族》,几乎算的上迄今为
止对“穷忙族”现象进行调查、研究最为权威的著作之一。本书作者门仓
贵史为日本知名经济学家,同时也是经济话题的畅通书作家,他透过丰
富的调查报告和数据分析,以及与穷忙族访谈的资料,针对穷忙族的现
象做了最深入、客观的分析与探讨。本书在日本一出版立即引起读者的
广泛讨论,有人甚至开始审思自己的状况是否符合“穷忙族”的要素,这
本书也被誉为探讨“穷忙族”现象最精辟、完整的专书。
书中讲述了日本在战后高速发展阶段结束后的社会现实,无论是经
济飞速发展后贫富差异的扩大,还是经济面临停滞后许多人无法保持原
有生活水准的现实,许多情况和细节,颇值得中国读者细细品味。
书中讲述的“穷忙族” 中,有初入社会的新人,有为贴补家计而工作
的职业女性,甚至有本应处于事业颠峰的中年上班族。是什么原因造成
他们沦为“穷忙族” ?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他们摆脱穷忙的悲惨命运?不
是只言片语可以道尽的话题,非一本专著不能尽数。
更为重要的是,穷忙族绝不仅仅是某一部分人生存状态,这是一个
与全社会相关的重要现象。如果“穷忙族”的群体不断扩大,如果我们的
周围有越来越多的“穷忙族”,你又凭什么相信自己可以置身事外?对每
个人来说,如何不让自己沦为“穷忙族”至关重要,而对于整个社会来
说,如何防止“穷忙族”群体的不断扩大才是真正的考验。
在 《穷忙族》一书中,作者尝试用严格的调查和深入的实地采访来
揭示“穷忙族”生活的真相,或许对于更多的读者来说,在反观自己生活
状态之余,更多思考和努力才刚刚开始……
编者序:人有病,天知否
若干年前,我曾经蹲在北京海淀的某个书店的展架下边,翻看一本
名叫 《人有病,天知否》的书,书里写的是1949年之后的中国文坛,算
是一家之言。那时候,我还没有工作,但是不愁吃喝,父母每个月给的
生活费足够打发读书、生活之需。一个有闲情了解中国文坛陈年旧事的
穷学生,对未来,除了憧憬,一无所有。
今天,当我撰写这篇编者序的时候,我的收入已经大体可以应付自
己的生活所需了。不再是父母的负担,对年轻人来说是迈上社会的第一
步。但是,这小小的一步却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快乐,长时间的收支勉强
平衡带来的,仅仅是对没有积蓄的担忧,和日复一日缺乏安全感的心理
状态。所以,当我第一次听说“穷忙族”这个词的时候,似乎是找到了对
自己生活十分贴切的一种描述,仿佛真的“找到组织” 了。
让我意外的是,在讨论书稿的时候,我的领导也认定了自己是“铁
杆”的“穷忙族” 。孩子还小,未来的开支无法预估;老人身体欠佳,如
何照顾成为了重要的家庭任务;工作更是五味杂陈,难以尽数。这样看
来,她的人生也并不比我好到哪里。当然,是否真的贫困或许不是我们
关注的话题,但是忙碌和疲惫却是大家共有的体验。与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