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发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发覆   摘 要: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的主旨一直晦莫能明,本文在充分利用原始文献、努力发掘史实、还原诗作背景的基础上,对《饮酒》诗二十首的主旨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论,揭示出其深厚悠远的人文、政治底蕴,同时对渊明《停云》诗之作年与主旨作出合理推断。   关键词:陶渊明;饮酒诗;颜延之;征士诔;停云诗   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之作年,迄无定说。{1}邓小军先生“根据对《饮酒》序、诗,相关史事时地,以及相关修辞手法的考察,认为《饮酒》诗不是作于东晋而是作于刘宋”。{2}并推定“陶渊明《饮酒》诗,作于永初三年秋分八月初十之后一段?r期”。③笔者基本认同此一观点,结合相关史料以及《饮酒》诗中语辞,进而认为《饮酒》二十首是渊明写给挚友颜延之的劝谏语、劝慰词,是陶颜之间体贴入微的关怀、关切,从中尤可见出渊明对延之的一片良苦用心。{4}延之在《陶靖节征士诔并序》中具体记载了二人谈话的情况,渊明二十首《饮酒》诗则是二人谈话主题以及主要内容的诗体、诗意表述。另,《停云》诗的主旨,亦当与延之相关,其作年当在宋景平元年(423)春。   一、《饮酒》诗创作时间补证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序云: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5}   邓小军先生“据《宋书》纪传、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及陆游《入蜀记》自建康溯江抵达江州需时22日,可知颜延之自京贬始安郡路过江州,是在宋永初三年八月八日左右;《饮酒》序‘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指近来秋分八月初十以后夜比昼长――德恒按:比,亦有版本作秋)。偶有名酒,无夕不饮’,与延之‘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日期、事实相合;《饮酒》当作于永初三年秋分之后”。{1}邓氏又云:“名酒价格昂贵,陶渊明弃官归隐之后躬耕自养,经济不会宽裕,哪得名酒?更哪得大量名酒以致可以‘无夕不饮’????《宋书?陶潜传》所载颜延之出为始安(今广西桂林)太守经过江州(今江西九江),‘日日造潜’,‘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显然,颜延之这一罕有的馈赠,甚有可能是陶渊明获此大量名酒的来源”。{2}“试问:陶渊明的后半生,乃至人的一生中,秋分时日获得大量名酒之馈赠,能有第二次否”?③   笔者认同邓氏对《饮酒》诗作年的考定,并认为渊明《饮酒》诗确与颜延之有关,但是并不认为渊明大量美酒是由延之临别所赠“二万钱”所致,而是认为大量美酒本即延之所携,《饮酒》诗并非作于延之既去之后,而是作于陶颜乐处之时,这是笔者与邓氏的主要分歧所在。简要考论如下。   第一,由《饮酒》序中“偶有名酒”句,可知此名酒必非寻常途径得来。据《宋书?陶潜传》:“亲老家贫,……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p,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p。”{4}《礼记?月令》:“乃命大酉(音缩。大酉,酒之官长也),秫稻必齐,麴蘖必时,湛?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六者尽善,更得醯浆,则酒人之事过半矣。”{5}据此知,即使是渊明尚为彭泽令,尚能役使人吏时,其所饮之酒的寻常、惯常之来源,亦是种秫稻以自酿,渊明令吏将公田悉种秫稻,其用意便是以之为酿酒的原材料。⑥那么,渊明“闲居”之际,绝无骤得大量名酒之可能。有之,则必为非常之人造访时所携来者。   第二,据《宋书?陶潜传》:“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7}此固可见渊明之真率,然更可见者,乃是渊明对世俗普通“造之者”的厌恶。而《饮酒》序中却分明说:“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且“纸墨遂多”,更“命故人书之”,由此可见,携大量名酒造访渊明之故人必是与渊明莫逆情款、心灵相契者。若为一般访客,窃恐渊明或婉转谢曰“卿可去”,或刚拙乃至“麾而去之”也,岂复有此缠绵往复情致耶?   第三,陶序称“聊命故人书之”,亦含深意。据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九:“谢?I字符晖,陈留人。官至吏部尚书。风华黼藻,当时独步,草书甚有声。草殊流美,薄暮川上,馀霞照人,春晚林中,飞花满目。……颜延之亦善草书,乃其亚也。”{8}可见延之虽书法不及小谢,但已入高品。又,其所擅为草书。笔者所以怀疑渊明“聊命故人书之”有深意存焉亦在此,即:一来草书龙飞凤舞,非专于此道者不易解之。渊明二十首《饮酒》诗尽是对晋宋易代之际政治态势之看法,尽是对“故人”前程、出处甚至命运的真诚关怀、关切,尽是对挚友真挚的规劝、劝谏,此是渊明与“故人”间的私密,自不当为他人知晓。以此而论,“故人”为颜延之的可能性极大。二来如果渊明“聊命故人书之”是指命颜延之书写《饮酒》诗,那么这正是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