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意义生产、文学话语和历史结构
意义生产、文学话语和历史结构 摘要:人类作为一种符号动物,其意义生产表征着文化的进程;语言是意义的模式与基石。意义在制造、规训及惩罚的机制、过程中不断地增生、积淀、稳固、动摇、失落、冲突。文学话语并非坚固不变的实体,而是回溯性的确认、功能性的存在,是生产意识形态结构与裂隙的场域。现今的意义生产愈加繁复,文学的意义在于社会话语光谱中的区别性承担,很大程度上这也是判断历史结构中“好文学”、“称职的文学”与“坏文学”、“不称职的文学”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意义生产;文学话语;历史结构
中图分类号: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3)04-0093-07
一
花草树木,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衣着服饰,如此等等,环顾四周容易发现,物质世界已将我们重重包围,人类的物质生产日新月异。另一方面,不易察觉的是我们还身陷纵横交错的意义之网:花草树木装点了城市的生态,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炫耀着都市的繁华,而衣着服饰则代表了个人的品位。当然,这里肯定还有用别的语汇给出另外意义的可能,但无论怎样,“在我们的社会中,一般来说,不存在这样的物体,它最终不提供任何意义,或对我们在其中生存的物体之重要代码不进行整合”,因为意义生产的触角无孔不入,“意义永远、处处穿越人和物体”,零度意义的情形根本不存在,没有什么能逃脱意义的纠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显然,物质生产为意义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与保障,但这绝非意味着意义生产就一定会蹒跚其后,有些时候意义生产甚至可以主导、决定物质生产的方向。形容物质生产时,“进步”常常是挂在人们嘴边的词儿,从口耳相传到手机微博,从徒步而行到飞机动车,无论是信息传播还是交通工具的变迁都做出了有力的证明。然而,转向意义生产的话题,“进步”一词多少有些无所适从,面对《诗经》、李白诗歌、《红楼梦》,当代的文学作品又怎能底气十足地将它们摔在身后?而且,这种线性的进步思想既低估了意义血脉相传、回旋往复、分叉变异的强大能力,也忽略了在共时的结构中意义生产的不同类别各自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换言之,应对意义生产的复杂性有充分的思想认识。
不可否认,动物世界中也有较为复杂的信号系统,有些经过驯化后的动物甚至能对信号做出极为灵敏的反应,不过,这终究属于条件反射,因为“信号是物理的存在世界之一部分;符号则是人类的意义世界之一部分”,而后者的“普遍性、有效性和全面适用性,成了打开特殊的人类世界――人类文化世界大门的开门秘诀”。也正是在符号通向人类文化之途这个层面上,卡西尔将人定义为一种符号的动物。阴晴圆缺,干湿旱涝,其他动物唯有听天由命,而人类却会拿起手中的符号试图解释并改变以合乎自己的意愿。于是,春旱求雨不仅须有设坛祭拜的繁文缛节,而且要禁止男子入市以开阴闭阳,同理,淫雨霏霏、连月不开之时则要禁止妇人入市以开阳闭阴、阖水开火。与今天的卫星云图精确地预报天气相比,这种祈雨、止雨的方式带有强烈的原始宗教色彩,也鲜明地烙上了那一特定时代意义生产的印痕。意义生产的变迁积聚成了文化――“一种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起作用的普遍的主体性”,反过来也可以说,我们的行为举止粘带着或隐或显的意义,同时也表征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而今我们习以为常的诸多事情其实都是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一套价值体系的复杂符码也自然被镌刻其上,譬如:不狼吞虎咽,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赤身裸体,父母官,青天大老爷,夫唱妇随,男主外女主内,等等。意义不仅是文化赋予的产物,意义还被文化装扮成从来如此的样子,在这种从文化到自然的转化过程中,意识形态担当着幕后主使。为了更好地理解意义,至少我们应该对上述意义如何配置――自然化何以形成、是否合理、可否改善等――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就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加入无知盲从的队伍而浑浑噩噩甚至被人牵着鼻子走。在对符号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就已经接受了由一整套固定的习惯组成的参考系,因此,不可能不使用任何符号来分析现有的符号系统,“我们自身以外并无阿基米德支点可供我们立足以获得批判的立场,让我们仅通过外部审视便可以观察和分析我们所思所信的一切”。不应误解的是,身在符号之中并非意味着意义生产者的手脚被完全困住,无法发挥主体能动性对符号进行自由的评判。
符号多种多样,影像、音乐、绘画、雕塑、标记、眼神、手势、暗语等等,而语言无疑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人类语言不仅是意义的模式,更是意义的基石”。语言,确切地说是语言在社会语境中采取的话语形式,在为意义的生产冲锋陷阵。巴特曾以时装为例精彩地剖析过语言如何在服装与消费者之间编织出意象的、意义的迷人面纱,从而激起购买的欲望。去除基本的蔽体功能这个相同点及质地的悬殊,那些昂贵的时装究竟比普通的衣服多出了什么?其实,没有话语就绝不会有意义的流行,与其说精明的商家出售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