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之后哥伦布与利玛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可·波罗之后哥伦布与利玛窦 哥伦布 哥伦布:东方行记的指引   航海家热那亚人哥伦布所生活的15世纪,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地球是个圆球体的理论。哥伦布有一本印刷本的《行记》,他对它非常着迷。当时,意大利有一位叫托斯卡内利的意大利地理学家很推崇马可?波罗和他的著作,他还断定在欧洲,葡萄牙比任何地方都要更接近于亚洲的东面。托斯卡内利专门写信给葡萄牙国王,希望国王下定决心,打通从大西洋通往东方的航线,这条航线的收益将十分巨大。   哥伦布所处的时代,整个欧洲都燃烧着激情,渴望寻找新大陆。理性之光随着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教权的衰落穿透了暗淡的中世纪,加速了欧洲宇宙观的变化。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人文主义者掀起了复兴古典文化的热潮,古代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地圆学说”逐渐复苏并迅速传播开来。法国坎布雷主教皮埃尔?德埃利写了《世纪的面貌》和《两种寰志的应用》,宣扬地圆说,肯定了古希腊学者波西多尼斯测定的地球周长,并推论,从西班牙西航到亚洲东部的路程不远。在《世纪的面貌》中,德埃利宣称印度洋是开放的,与大西洋相通。15世纪中期有一本描绘欧、亚两洲地理学和人类学的著作《漫游天涯述略》,认为环绕非洲航行是可能的,它吸收和体现了马可?波罗等人带回的关于东亚和中国的知识。当时欧洲的每一所大学都在讲授地理学,每一个海员也都能根据在大海上观看远处来船时,先见船桅再见船身的现象,断定地球表面的圆弧度。在地圆学说逐渐复苏的情况下,欧洲人驶出地中海,闯入大西洋,开始了小规模地、零星地寻找新大陆和通往亚洲的新航路。14世纪中叶,热那亚人发现了非洲西海岸以西的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有人已在尝试西航去印度和中国,但还没有人成功。15世纪,《马可?波罗行记》变得比13世纪更为流行,成了指引地理发现和航海探索的读本。   1481年,若奥二世继承了葡萄牙王位。此时的葡萄牙刚打赢了一场战争,西班牙已经承认葡萄牙对非洲海岸和加那利群岛以南西班牙诸岛的绝对权力。在里斯本,任何一座码头都经常能看见悬着三角帆的轻快帆船正从非洲运来一袋袋胡椒、一捆捆象牙、一队队黑奴和一箱箱金砂。在里斯本,新的教堂和宫殿兴建起来了,银行飞速繁荣。这时的哥伦布参加了若奥二世组织的远征船队,到达过非洲的黄金海岸和赤道附近的几内亚。在他头脑中,有一项伟大的事业正在形成。他得知,地理学家托斯卡内利也认为从欧洲西航到亚洲是可行的。哥伦布经人介绍,写信给托斯卡内利,把他打算向西航行、一直到达印度、中国、日本等亚洲地区的计划告诉了他。托斯卡内利非常赞赏,在回信中写道:“我丝毫不感到惊奇,你确实具有非凡的勇敢精神。相信你一定会更加奋发,渴望把上述航海事业付诸实施。”这位大学者向哥伦布推荐了《马可?波罗行记》。托斯卡内利相信马可的叙述,也认为万般富裕的日本国道路铺金,中国的宫殿屋面盖金,包括震旦、行在(杭州)、刺桐(泉州)在内的地区和城市处在距欧洲大约5000海里(约1万公里)的地方。这本行记,成为哥伦布向葡萄牙王室提出伟大西航计划的重要证据:他希望率几条帆船,前往“印度”,首先是到达日本。在哥伦布的头脑中,根据马可?波罗的叙述,从大西洋再往西,道路铺金的日本是距离最近的地方,他完全相信行记里所描述的那个丰饶的东土,深深迷恋马可笔下的中国与日本。在他的想象里,“天堂是个很快乐的地方,它在东方,离我们居住的世界、陆路、水路都很遥远”。他说:“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到新大陆上去,一定要去行在(马可的行记中是这样称呼杭州的),一定要将双王陛下的国书呈献给大汗,求得回书后,再带它回国。”另一本对哥伦布影响很大的书是《世界的面貌》。他能整页地背诵书中的某些段落,对该书所写的批注达898处之多,尤其是“关于地球适合居住地的数目”一章。哥伦布从中获得了有关地理学、天文宇宙学、历史学和其他相应学科的知识,熟悉了亚里士多德、埃拉托色尼、马林、斯特拉保、托勒密、马可?波罗和门德维尔等古代、中世纪的科学家和旅行家的理论主张。然而,可能因为哥伦布提出的报酬要求太高,葡萄牙王室拒绝了他的计划。 1492 年8 月3 日,哥伦布与西班牙女王道别,开启他的第一次航行   大约在1485年,哥伦布带着他5岁的孩子迭戈从葡萄牙里斯本出发,抵达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帕洛斯港,目的是向西班牙卡斯蒂利国王提出他的“印度事业”。女王的专家论证委员会起初搁置了这个计划,核心是对大洋的宽度,即哥伦布估算的欧洲与“印度”的距离是否准确的争论。特别委员会的结论是规劝王室:“支持一桩不可靠的事业,支持一个没有受到系统教育的人和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是不可取的。”理由是,航行到亚洲至少需要3年时间,西方海洋无比辽阔,难以越洋航行。直到1492年,国王费迪南德的王室司库桑坦赫尔,说服了女王支持哥伦布的西航计划。不得不承认,当时欧洲王室对于亚洲的情报,过时而且错误。比如,蒙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