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腰俞穴麻醉在肛肠手术中应用价值
腰俞穴麻醉在肛肠手术中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腰俞穴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肛肠手术行腰俞穴麻醉的3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有效306例,占91.07%; 显效20例,占5.95%; 无效10例,占2.98%。
结论:腰俞穴麻醉具有操作简单、起效快、麻醉效果确切及患者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适合在各种肛肠手术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腰俞穴麻醉麻醉肛肠手术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11-01
腰俞穴麻醉是在硬膜外阻滞麻醉最低的穿刺点,将麻醉药注入腰俞穴(骶管裂孔内),使骶神经产生暂时阻滞的一种简便安全、效果满意的麻醉。在肛肠科得到广泛应用,现就我院肛肠科336例住院病例采用腰俞穴麻醉方法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本组336 例患者,男190例,女146 例;年龄 12~77岁,平均44 岁;其中外痔41 例,混合痔112 例,肛裂 45 例,肛瘘42 例,肛周脓肿36 例,直肠息肉 5 例,肛乳头肥大35例,肛门狭窄10 例,肛周尖锐湿疣 10 例。入院后常规进行体格检查及专科检查,并进行血、尿、便常规,心电图,乙肝五项等辅助检查,所有病例均无明显心、脑、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患,无明显手术禁忌症。
1.2腰俞穴麻醉方法。
1.2.1腰俞穴的定位 腰俞穴位于第4骶椎之下凹陷处, 相当于人体骶骨裂孔。我们常用以下几种方法作定穴参考:①先摸准尾骨尖, 沿后正中线向上 50-80mm, 两骶骨角的骨性凹陷处是穴。②两髂后上棘连线中点垂直向下60-80mm,臀间线终点处,第四骶骨脊下缘可触及凹陷处是穴。③取腰俞穴即患者侧卧位术者立于患者臀后,用近患者头部的手以拇指尖触及患者尾骨尖端,余4指指向患者头部,该手虎口正中恰对腰俞穴。 有少数患者由于骶裂孔, 尾骨变异, 可先找出骶裂孔位置,它位于尾骨上方, 与左右髂后上棘形成正三角形,术者可用左手找骶角,两骶角尖凹陷处即是腰俞穴。
1.2.2常用麻醉药物及浓度、剂量 我们用于腰俞麻醉的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2种。 常用浓度及剂量为2种:①2%利多卡因15ml加生理盐水5ml配制成20ml 。②2%利多卡因10ml加0.5%布比卡因3-5ml 加生理盐水5-10ml配制成20-25ml 。
1.2.3麻醉操作方法 患者取侧屈曲卧位,按取穴方法确定腰俞穴后, 以碘伏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右手持吸入药液的20ml注射器,套上7号针头,于穿刺点直刺进针,经皮、皮下组织、骶尾韧带而刺入骶管, 有一落空感,进针终止。穿刺成功后,固定好针头,回抽无血,无脑脊液方可注药。推药要缓慢,先注入3-5ml ,观察5min ,无眩晕、 头痛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现象,方可缓慢将药注完。如进针遇到困难, 可在穴位处上下、左右寻找裂隙或适当调整进针角度, 注药时随时针刺骶尾肛周皮肤,以该区痛觉消失变化作为麻醉成功的指导。
2麻醉效果评价及结果
麻醉效果优:术中无疼痛,肛管括约肌松弛良好,332例。良:术中轻微坠胀或疼痛,肛管括约肌松弛不完全,须补加局部浸润麻醉,3例。差:术中疼痛明显,不能耐受手术,肛管括约肌未松弛,1例。 手术中患者均神志清醒, 约有1%的病人在注射药液过程中或注射后诉说略感头晕、心跳、心慌等症。对症处理,很快恢复正常。
3体会
肛肠病手术麻醉可选局部浸润麻醉、 肛周神经阻滞麻醉、 骶管阻滞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等多种麻醉方式[1]。我科在应用腰俞穴麻醉治疗肛肠病方面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
腰俞穴属祖国医学中的奇经八脉之一督脉的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的地方,位于骶裂孔中,该处分布着尾骨神经分支,在此穴中注射麻药通过经络作用而起麻醉效果(阻断肛门周围神经的传导,使局部丧失感觉,达到无疼痛和括约肌松弛的效果) ,称为腰俞穴麻醉,简称腰俞麻醉[2],属于中医穴位麻醉之一。腰俞穴麻醉又称低位骶管阻滞麻醉,或简称骶管麻醉,即在腰俞穴注射局麻药,达到麻醉效果[3]。腰俞穴麻醉于1957 年由成都中医学院曹吉勋教授首创并逐渐推广应用,黄乃健教授进行了改进[4],主要应用于肛门会阴区及直肠下段手术。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肛门止痛完全,肛管括约肌松弛良好,麻醉后反应少等优点。我们的体会如下。
3.1准确定位穿刺点 如侧卧位时,嘱患者双膝尽量屈曲向腹部,使骶骨部突出。腰俞穴位于第4骶椎之下凹陷处, 相当于人体骶骨裂孔。 其形状或为三角形、方形、斜方形、塔形、一条窄缝状等。由于骶裂孔畸形或闭锁,骶角缺如或不明显,骶尾韧带骨化等,常造成穿刺困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