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随班就读生的感恩情怀.docVIP

特殊教育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随班就读生的感恩情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殊教育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随班就读生的感恩情怀

别样花儿因你而更美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随班就读生的感恩情怀 【摘要】感恩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真诚。感恩,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感恩,其实也是无处不能的。教师应充分发掘教学资源,让感恩教育贯穿在语文教学中,让每一位随读生懂得爱,学会爱,在感恩中传递爱。本文从三方面阐述对随班就读生感恩情怀的培养:文本,感恩情怀教学之源泉;课堂,感恩情怀教学之阵地;课外,感恩情怀教学之拓展。又从三方面详细阐述了课堂这一主阵地的运用:以“读”育学生感恩情怀;以“行”促学生感恩情怀;以“演”培学生感恩情怀。通过语文学习,让感恩从心底开始,从一言一行开始,养成一种感恩的习惯,做一个常怀感恩之心的人。 【关键词】感恩情怀 语文教学 随班就读 在今年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学校大队部倡议队员们以实际行动来感恩母亲,感恩老师,感恩每一位在成长道路上给过我们关爱与帮助的人。那天,我收到了真诚的祝福、自制的贺卡、手工的纸花等等,真可谓琳琅满目。这些礼物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个橘黄色的印有爱心的塑料小杯子,旁边还配有一把小勺子。它的特别在于,这不是我现在任教班级的学生送的,是三年前教的孩子送的,而且他还是一位特殊的孩子。杨某当时进办公室送我礼物时让我很意外,后面说的话更让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他说:“陆老师,祝您三八节快乐!您的声音总是容易沙哑,这杯子能喝水,还方便泡药粉,送给您。”他竟然还记得我有咽喉炎,经常要泡药粉,实在难得。相信我们肯定都遇到过教育的尴尬:已经毕业的或是之前教过的学生,碰到后,很多连招呼都不打,更有甚者,擦肩而过却视若陌生人,让身为人师者的心里是拔凉拔凉的。杨某的行为犹如回暖的春天,让我深切感受到他身上的别样美丽。 感恩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真诚。打一个电话,送一张贺卡,写一封信,只要你有心,什么样的形式都可以。感恩,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感恩,其实也是无处不能的。因为真诚的感恩不是一天、一件事,而是让感恩之心常驻心间,在接受爱的同时,学会回报,懂得感恩。曾经的杨某因为智商低,看上去憨憨的,不合群。课间休息时,我总是看见他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座位上,从不与同学玩,也没有人找他玩。课上从不发言,注意力也不集中。对于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以及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他总是那么冷漠,无动于衷。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如何让生活在正常儿童中的他身心得到健康成长,让感恩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花呢?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文本:感恩情怀教学之源泉 “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帮助残疾孩子调解不适和焦虑,减缓心理压力,培养孩子学会宽容、合作、自立和感恩。残疾孩子因为和正常的孩子不同,家长往往产生补偿的心理,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把孩子的一切事务都包揽,所有家务都不让孩子做。过分的溺爱和放任孩子,过多的包办和呵护,让越来越的孩子失去了健康的“行走”能力。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动物尚且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心存感激,何况是人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和感受亲人之恩,同时把这种情感扩展到身边的人,领悟作品中充满人性(关爱、亲情、友情)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情”的可贵,认识到家庭、亲人、朋友对自己的关爱,从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活在这个世界上。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以“孝敬父母”贯穿始终,如《三个儿子》、《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等文,教育学生要孝敬父母就要懂得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胖乎乎的小手》中为家人做事的兰兰;《借生日》、《月亮的心愿》等文章,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也应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其危害会导致人的自私、人情的冷漠、社会道德的滑坡。不知感恩最直接的结果,也使一个人融入社会过程变得缓慢而曲折。所以我们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从《他是我的朋友》、《我的小伙伴》等课文让学生感受友恩;从《一次成功的实验》等课文让学生懂得要舍己为人;从《我不能失信》等课文让学生懂得不能失信于他人;从《小鹿的玫瑰花》等课文中体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二、课堂:感恩情怀教学之阵地 不让孩子品尝饥饿,们就不会知道食物的价值;不让孩子品尝寒冷,们就不会知道温暖的可贵。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人。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1)欣赏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铺垫情感。(2)细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3)感情升华,倾诉衷肠。以师生情为主线贯穿始终。(4)回忆平时老师是怎么关心你用事实见证。课外,让学生自制一件小礼物送给老师,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以“演”培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