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传教士编写的客家方言词典
西方传教士编写的客家方言词典
田璐
上海大学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中西方不断的交流与碰撞, 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 在此过程中, 编写了针对客家方言的词典, 其中客语英语, 客语法语, 客语德语, 客语荷兰语词典特点鲜明, 影响深远。
关键词:
传教士; 客家方言; 词典;
作者简介:田璐 (1992-) , 女, 上海大学研究生, 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 传教士传教背景
1807年, 马礼逊牧师在英国伦敦就职, 他到达广州, 开始传教, 这成了在中国传播基督教新教的发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之后, 巴色会成为第一个向客家人传播基督教的组织。
2 罗马字拼音
纪多纳和玛坚绣编写的《客英词典》是用罗马字系统注音的, 这种罗马字注音系统和瑞士巴色会所采用的莱普修斯标准字母系统不同, 这是一种基督教传教士当时普遍采用的用来描写和记录汉语南方方言的系统, 并经由中华教育会采用, 是标准的官话罗马字系统。由于英国、美国国力的迅速强盛, 英美两国的差会也随之崛起, 基本上可以左右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在华传教势力。所以罗马字系统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 它的设计是以英文正字法为基础的。
3 不同的客语词典
3.1 客语英语词典
3.1.1 韩山明《客英字典》
瑞典传教士来华传教开始于1847年, 之后形成了一股规模较大的有组织的来华传教热潮。形成这一热潮的原因有三。第一, 在西方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的国际大背景下, 瑞典教会也决定参与其中, 扩大自己的教会阵营。第二, 瑞典的自由教会运动打破了瑞典一直以来一教独尊的局面, 为传教士来华传教奠定了基础。第三, 瑞典的工业快速发展为海外传教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 (尹建平, 2000) 。
1846年, 巴色会德国分会委任瑞典人韩山明牧师和德国人黎力基牧师前来中国传教。从1847年到1951年, 韩山明、黎力基等一波又一波的传教士前赴后继地来到客家地区进行传教, 在这一批又一批传教士的努力之下, 巴色会成为客家地区影响最大的基督教教派。韩山明编写的《客英字典》是第一部客家方言字典。此字典是16开本, 一共180页, 按照声韵调的顺序编排。此字典已经完成13个声母的编排, 还有8个未来得及编排, 总计大概1000个音节, 1900个汉字。同一个音节的编排体例为: (1) 罗马字拼音; (2) 汉字; (3) 英文解释; (4) 罗马字拼写的客家方言例句。
除此之外, 韩山明和其他传教士一起研究客家人的起源。传教士研究客家源流问题, 有两方面原因。第一, 一些传教士认为客家人有汉族的血缘, 并对客家人给予极高的赞扬, 这样可以增强客家人与传教士之间的亲密感, 有利于教义的传播。第二, 传教士认为客家人是纯正的汉族人, 可以激化本来就有着深刻矛盾的客族汉族关系, 使侵略对象分崩离析, 加固帝国主义殖民化的道路 (谭树林, 2007) 。
3.1.2 黎力基《客英词典》
黎力基编撰成了《客英词典》 (W9rterbuch Hakka-English) 。这是第一部客家方言词典。我们能够接触到的是柯理思教授提供的一页影印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黎力基的《客英词典》与韩山明的《客英字典》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 它们都是按照客家方言音节的音序排列的。
3.1.3 纪多纳《客英词典》
(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vernacular of the Hakka people in the Canton province)
纪多纳是在施饶理牧师的感召下于1879年出发来华, 纪多纳本在阿拉丁大学读书的, 后施饶理回国述职, 感召纪多纳和李威廉一起来中国传教。纪多纳牧师1905年在上海美华书馆出版了《客英词典》, 这部字典是在中国当地人士彭景高等人的协助下编纂完成的。
3.1.4 玛坚绣《客英词典》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Hakka-dialect as spoken in the Kwang-Tung province)
为了更好的开展传教活动, 英国长老会差会牧师纪多纳和玛坚绣在中国人彭景高、黄衡等人的帮助下编写了《客英词典》, 这是一部百年前粤东客家方言词典。第一版于1905年出版, 由上海美华书馆发行, 正文有1216页, 正文之前有《说明》和《序言》。第二版于1926年修订出版, 由彭景高、黄兆衡协助增补, 并在上海发行, 本词典一共1391页, 当中收录了1904年纪伯纳编写的《客英大辞典目录》。《客英词典》的用字研究可以为完善大型辞书、研究汉语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