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寓生态道德教育于初中科学教学之中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寓生态道德教育于初中科学教学之中
徐中顺 浙江省东阳市横店二中 浙江东阳 322100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生态道德是在二十世纪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体系。实施社会的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生态道德的研究、教育和实践。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现在初中生的生态道德状况不容乐观。本文结合道德品质培养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关键词]生态道德 科学教学
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从“ 治本” 入手,让人人心中都筑起保护生态的绿色屏障-----生态道德。生态文明是对文明建设体系的深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当前,一些中学生的生态道德状况还不容乐观,特别是初中学生:乱扔垃圾、使用塑料袋、浪费饭菜、不关水龙头、踩踏草坪、攀折树木、让教室灯长明等。所以在当今形势下,生态道德教育异常重要,应在学校德育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初中科学学科的性质和教学要旨决定了其在施行生态道德教育上的责任。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应善于挖掘和利用体现生态道德的各种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用典型事例说话,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把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始终贯穿在教学的各个方面。
一、晓之以理,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
1.教师应多种途径学习生态学知识,让自己始终保持一桶水
为此,笔者认真学习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专业书籍和报刊,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态学知识,注意从各新闻媒体和工作实践中收集生态道德教育的素材,如剪报《国务院一号特急令——来自野生动物的呼唤》、《隐秘杀手——大气污染》等,坚持收看CCTV的《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电视节目,并作大量的笔记和录象。
2.发掘利用教材中相关素材,把科学课堂打造成生态道德教育的最佳平台
教师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好教材,要立足于课本,重视课本知识的载体作用,帮助学生生态道德观念的形成。例如:通过“观察生物”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鸟类、青蛙、蛇是害虫的天敌,啄木鸟是森林医生。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既是过滤器、解毒器、又是消声器、气温调节器,认识植物对人类乃至自然界的重要意义,认识保护植物、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重要意义;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各生物成分的动态分析”,使学生认识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自然界中的生物对于生态系统维持生存和发展所起的稳定作用;通过“生物与环境”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尊重自然就能和谐发展,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认识生态环境的复杂结构和生态平衡规律。同时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态道德教育素材,并作必要的补充、引申和扩展,寻找切入点,把生态道德意识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让学生在学习生态学知识的过程中,深化生态道德观,树立生态学的观点。
3.密切联系当地的实际,增强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
结合形势进行生态道德宣传,除了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外,还可结合当地形势恰当地宣传生态道德。在镇创建全国卫生城镇之际,笔者结合当地的实际,向学生宣传创建一个优美、整洁的环境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镇容镇貌有极大意义,横店的河面环境改善了,一些有严重污染的工厂企业被惩治了,公路上尘土飞扬的景象消失了,那刺耳的喇叭声控制了,居民的生活垃圾不再臭气冲天,到横店的游客络绎不绝……,通过以上这些形式的生态道德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心中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还促进了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营造生态道德教育气氛
美的环境可以陶冶美的心灵,绿色校园对学生的环保意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生态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催化作用。如校园和班级净化、绿化和美化;使校园里四季有绿色、有花香;在校园里放置一些标语,上面写上富有人情味的宣传语;由学生自编保护环境的小报,设立校园回收站,号召学生回收物品,并对其进行分类和集中处理;引导学生从笔者做起,抵制不良和过度消费行为; 用广播系统、橱窗、画廊,及黑板报等视听舆论阵地向学生广泛宣传环保知识;这些措施都可使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潜移默化。
二、动之以情,激发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1.以富于情感色彩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和崇高的使命,培养其正确的生态善恶观,树立生态正义感,在讲到1998特大洪水灾难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数百万人失去自己的家园时,表现出非常地痛心、惋惜;在讲到野生动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