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8例面骨骨折的CT诊断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98例面骨骨折的CT诊断分析
谢素娟 徐芳(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河南郑州 450000)
【关键词】面骨骨折 CT
随着影象技术的普及,给面骨骨折的诊断带来了许多方便,使面骨骨折诊断准确率及解剖复位率得到很大提高。本文就2007—2009年,本人收治的198例,264处面骨骨折的CT诊断做一简单的回顾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8例患者264处骨折。其中下颌骨骨折110例,正中骨折40例合并一侧或双侧髁状突骨折14例,64处骨折线;70例76处骨折线为下颌体或下颌角区或合并骨折。面中部骨折88例,其中39例为颧弓骨折,49例82处骨折为面中部复杂骨折。
1.2 诊断思路与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经过我院住院医师详细的病情了解,包括患者的受伤经过、受伤部位、受伤原因、伤后的临床表现的了解。并做常规的软组织伤的清创缝合及常规的手法检查,对可疑有面骨折者常规做一从眉弓平面至下颌角平面CT平扫,初步了解骨折的部位及骨折线多少,再加局部冠状位CT如:眼眶冠状CT、 颞颌冠状位CT或下颌骨侧位片,即可完全作出较为准确的骨折诊断。
2 结果
198例面骨骨折患者264处骨折线均暴露良好,无一处漏诊。对手术制定方案起到决定性作用。本组病人中一患者,即为车祸后整个面骨有9处骨折线,眶外侧壁、眶下缘、颧骨颧弓接缝处、上颌窦前后壁、上颌骨正中、鼻骨、下颌骨颏孔区、下颌角区骨折线均可在一张CT平扫片上显示,我们又加拍了眼眶冠状位CT、右下颌骨侧位片,此患者的骨折情况即很直观显示,此患者在复位后,做钢板内固定、面形、功能恢复良好。
3 讨论
颌面部骨折的治疗,关键在于准确的诊断和术前完善的手术计划的制定,而准确的诊断和术前完善的治疗计划又来源于对骨折准确而又全面的检查。颌面部硬组织结构复杂、精细,常规X线摄片因结构重叠而易发生漏诊,从理论上来讲,如果有足够范围的像素矩阵及足够小的层高[1],形成足够精细的等容积体素,颌面部骨折的任何硬组织改变都可以通过CT影像显示出来。
3.1 面骨为不规则骨,而且结构复杂,各骨间相互重叠较多??以前常规拍摄头颅后前、华氏位、下颌骨正侧位、髁颌关节张闭口位,常常因为拍片技术、阅片水平而漏诊、漏治[2],很难使骨折做到解剖复位,既影响了治疗质量,又影响了治疗水平的发挥,而且,患者因为受伤,再去摆放各种体位,进行多次拍照,会给患者增加很多痛苦,因此,用CT代替X光片检查,特别是面中部骨折,更显示其优势[3]。
3.2 本组病例中发生于下颌骨正中骨折的40例中,14例合并有双侧或单侧颞颌关节区骨折,提示,正中骨折患者要常规做颞颌关节冠状位CT检查。
3.3 做面部CT平扫后,下颌角区骨折线常成点状或被上下“牙合”间的间隙而漏诊或误诊[4],因此,下颌角区受伤或有压痛的患者,要加拍下颌骨侧位片,使下颌骨骨折线更加直观。当然,对单纯下颌骨骨折患者仍以X光片为首选。
3.4 目前,CT设备在县级医院已经普及,所以,CT检查应该作为面骨骨折患者的首选检查,并作为重要的诊断依据。
参 考 文 献
[1]罗建光,杨东益,李德泰,等.颌面部骨折的CT与三维重建[J].临床放射杂志,1998,17:205-207.
[2]Yamaoka M,Furusawa K,Lgudhik,et al.The essessment of fracturer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 by use of computerized tomogramphy.Incidence of sagittal sigittal split fracture Br J of Oralamp;Maxillofac Surg,1994,32:77-79.
[3]方一鸣,陈伟健,谷志远,等.常规X线二维和三维CT诊断髁状突骨折对比研究[J].口腔医学纵横杂志,2001, 17(1): 50-51.
[4]胡向红,孙金烈,曹丹庆,等.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CT诊断[J].临床放射杂志,199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