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种凝集法试剂检测梅毒抗体结果比较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2种凝集法试剂检测梅毒抗体结果比较
黄湘宁 狄锋 黄瑜璇 植奇升 李伟良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广州新海医院检验科 广东广州 510300)
【摘要】目的 探讨2种不同凝集法试剂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结果比较。方法 分别用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法)和用红细胞凝集法(TPHA法)检测692份样本,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PPA法和TPHA法的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梅毒均符合临床需要。
【关键词】梅毒 凝集法 包被载体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209-01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1],梅毒血清学检测是目前梅毒诊断的主要方法。本文针对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参照文献设计评价方案,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试剂
1.1 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检测梅毒血液标本677份,其中男397例,女280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行业标准《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诊断,和广东省质控中心提供的室间质评标本15份,共692份。分别用2种方法进行测定。
1.2 仪器 加样器:上海科华Proline单道可调移液器。
1.3 试剂 TPPA检测法采用日本株式会社生产梅毒螺旋体诊断试剂(明胶颗粒凝集法),TPHA检测法Lab 21 Healthcare Ltd生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红细胞凝集法)。
2 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
2.1.1 TPPA法 主要通过人工载体明胶颗粒包被的梅毒Nichols株抗原与样品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反应发生凝集。
2.1.2 TPHA法主要通过鸡红细胞包被的梅毒Nichols株抗原与样品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反应发生凝集。
2.2 结果
2.2.1 两种检测方法阴性、阳性结果情况的比较(N)
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经chi;2检验,P﹥0.05,显示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2.2.2 种方法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
3 讨论
梅毒临床表现复杂,苍白螺旋体体外不能人工培养,因此临床用血清学试验检测梅毒疑似病???以诊断或排除梅毒感染。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是将Nichols株梅毒螺旋体裂解后致敏鸡红细胞的一种检测方法,但是抗原提取成本较高,提纯困难,易发生自凝现象等不足,使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2]。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是TPHA的改良方法,有报道TPPA的敏感性为98.0%,特异性为100%[3]。与笔者的数据相近。二者原理大致相同,鉴于TPPA试验用染成红色明胶颗粒代替红细胞作为固相载体,根本上避免了嗜异性抗体等生物因素的干扰,特异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临床上已呈逐步取代之势[4]。综上所述,2种检测方法均符合临床要求,TPPA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一些。
参考文献
[1] Workowski KA ,Berman SM.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reatment guidelines ,2010[J].MMWR Recomm Rep,2010,59(RR-12):26-41.
[2] 邱月燕,李玉闽,杜雪莉,等.梅毒实验室检测三种方法的评价[J].西藏医药杂志,2009,30(3):42-44.
[3] 刘青梅.梅毒三种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152-154.
[4] 彭杰雄,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西部医学,2012,24(11):2231-223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例麻疹并发重症肺炎联合用药时过敏性休克的抢救.doc
- 1宗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doc
- 1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doc
- 2 例留置针软管断裂的根因分析.doc
- 1起金葡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doc
- 2 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防治知识认知程度与控制现状分析.doc
- 2000多年前的军事巨防—诸城段齐长城遗址考略.doc
- 2000—2003年932例剖宫产分析.doc
- 2000-2008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doc
- 2000~2009年沈阳市尘肺病发病分析.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