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克林霉素输液渗漏引起水泡的护理1例报告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克林霉素输液渗漏引起水泡的护理1例报告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北中心城卫生院 云南 玉溪 653101)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301-01
静脉输液是防病治病和抢救生命的重要给药途经,但在临床工作中因一些主客原因而可能出现药物外渗或渗漏损伤。因此,及时观察和处理渗漏问题,是保障病人治疗的一个重要问题。现报道1例克林霉素输液渗漏引起水泡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1岁,体重62kg,身高160cm,2016年2月9日08时46分因呼吸道感染到我院内儿科门诊就诊,医生给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1.2mg静脉输注,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巡视发现药物外渗,致右手背肿胀发硬范围约6*7,皮下无瘀斑,立即拔出输液针头,改为左手背静脉输液继续输完液体,在输液期间患者出现肉眼血尿1次。输液完后查看药物外渗部位肿胀未减轻,给50%硫酸镁湿热敷。当天18时10分患者再次就诊,见右手背肿胀明显上方出现一个约2*2的水泡,请外科医生会诊建议给50%硫酸镁湿热敷,要求避开水泡处,每日2次。2月10日11时电话随访患者,患者诉肿胀有所减轻,但水泡增大,请外科医生会诊行包扎处理,嘱患者每日换药1次。
2月13日再次请外科医生会诊在无菌条件下刺破水泡,放出的液体为洗肉样血水,充分放完后用碘伏纱布包扎处理,以后每日换药1次至2月22日手部水泡结痂,皮肤颜色正常,手部少许肿胀,患者诉手掌知觉稍有麻木,考虑与输注克林霉素外渗有关,指导患者做拇指腕掌关节功能锻炼,手掌掌指关节功能锻炼,上述措施实施后1个月,患者手背皮肤颜色正常,质软,肿胀消失,无痛,手指活动自如,知觉良好,恢复正常功能。
2.护理
2.1 输液前护理
血管的选择,首先,应避开有炎症、硬结、疤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针,其次,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位置,根据血管选择合适的针头。同时对静脉输液渗漏做到预先告知,一旦发生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2.1.1了解药物的毒副作用,查看药物的使用说明,得知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2.1.2护士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熟练的穿刺技术。特别是对老年人应注意观察,若出现渗漏,及时处理,保障患者的输液安全。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具有神经肌肉阻断作用,静脉输液渗漏致手背肿胀不能用硫酸镁湿热敷,以免加重手背肿胀。本例患者输入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渗漏不能湿热敷只能冷敷抬高患肢。
2.2 输液中的护理
加强责任心,多巡视。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巡视时发现药物外渗,立即更换注射部位,根据药物性质给相应的处理。把患者的痛苦和损失降到最低。
2.3 心理护理
向患者讲述治疗目的,预后及需要配合的事项,康复锻炼的良好效果,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
3.体会
目前输液渗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冷敷、热敷、硫酸镁湿热敷。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的扩散,从而减轻局部的损害,热敷使用于血管收缩药,但也有学者认为高渗液如20甘露醇、10%葡萄糖酸钙外渗如超过24h不能恢复,此时局部皮肤由白转为暗红,产生局部充血,若局部进行热敷使温度增高,代谢加快,耗氧增加,会加速组织坏死,不能采用热敷。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根据药物的性质等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才??奏效。如果不加思考的只要是药物外渗就给病人热敷,反而会增加病人的痛苦。
综上所述,静脉渗漏性损伤的诸多因素中主要的是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有效的预防措施是积极消除危险因素,如提高静脉穿刺技术,避免机械性损伤,根据不同药物掌握好其浓度和静注速度,加强护理观察,尽量避免药物外渗,对已发生渗漏损伤者,应及时根据药物理化性质,渗漏损伤程度及个体差异,适当选择热敷、冷敷、药敷或拮抗剂注射等处理,若能早起治疗完全可以避免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给病人减少痛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学堂在线 实用绳结技术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pptx VIP
- 医疗行业数据脱敏技术方案.docx VIP
- 新译林九年级上Unit 4 精选短语和词汇(预习+复习+默写)2024-2024学年牛津版英语九年级上册.docx VIP
- DB14T 3225-2025煤矸石生态回填环境保护技术规范.docx VIP
- 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中医内科学中风(共42张PPT).pptx VIP
- 探究与实践++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docx VIP
- 额定电压110 kV(Um=126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