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椎间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椎间盘

2 years after op 3 years after op Case #2 M,39y 18,4,2001 L4-5(9.5mm) 1 week after op 1 year after op 3 years after op Case#3 F,33y 28,9,2001 L4-5 Lee将人工椎间盘分四类: 低磨损滑油表面, 弹簧系统, 封闭的液体室, 橡胶或其它弹性材料。 J.P.Lemaire将椎间盘假体分为4种类型: (1)水力学模型:用聚氨基甲酸酯或聚合分子纤维置换髓核,Ray假体属于这一类型。 (2)弹性连续模型:是在两个钛合金终板之间热焊上橡胶间盘。Acromed的Aroflex即属于这一类。 (3)复合材料模型:目前尚无临床应用。 (4)机械学模型:特点是通过支点式或球状的机构学连接。SB ChariteIII即属于这一类型。 六、人工椎间盘置换适应证: —???? 单节段或双节段不稳,合并假根性症状/或和椎间孔狭窄引起的 根性症状或/和小关节症状。 —???? 髓核切除后症状。 —???? 退变性腰椎不稳。 —???? 复发的椎间盘突出。 —???? 保守治疗无效。 七、人工椎间盘禁忌症 —???? 骨病 —???? 感染 —???? 滑脱 —???? 骨性椎管狭窄 —???? 单纯的根性症状,尤其是因椎间盘移位引起的 —???? 多节段不稳 —???? 年龄:女性55岁,男性60岁以上(可能的话做骨扫描,DXA) 八、临床应用: 我院自2001年4月实施6例SB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男4例,女2例。 年龄为42岁,39岁;45岁,33岁,48岁,58岁; 椎间盘突出间隙分别为L5/S1和L4/5。 1、手术方法:患者平卧位,腰桥抬高,取左腹旁切口,经腹膜外显露L4—S1椎体, 将4把Hohmann拉钩插入相邻椎体,以充分显露椎间隙, 偏心切开纤维环左侧及上下缘,向右侧“单开门”式,掀开并丝线固定,清除椎间盘, 置入椎间撑开器,用试模测量椎间盘大小,选定终板大小(分别为平行3号,倾斜5度),并用终板置入器置入,用间盘垫片试模测试垫片合适的厚度(共有7.5mm,9.5mm,11.5mm三种厚度), 本组6例分别为7.5mm5例及9.5mm厚度1例,用间盘垫片置入器置入选好的滑动间盘垫片;冲洗,缝合纤维环。 2、术后处理 (1)、术后拨管后,带腰围下地。 术后6周禁止腰部旋转,过伸,过屈活动。 3、结果 6例患者,术后第2—4天下地,腰及腿疼症状术后完全消失, 椎间盘高度恢复,人工间盘位置良好,1月后恢复术前工作。 Case#1 M,42y Back leg pain 6 M 14,4,2001 L5-S1 1 month after op 3 months after op 1 year after op 人工椎间盘临床应用进展 —附6例临床报告 庞清江 黄 涛 张前法 汤涛 宁 波 二 院 骨 科 1934年mixter和Barr首次报道应用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以来,该术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尽管虽有各种手术技术的改进,但其疗效也不过70%—85%。 椎间盘摘除术后病人导致腰椎稳定性破坏,及其加重椎体间关节和小关节的退变,是影响腰椎间盘切除术后疗效的关键因素。 因此,对因患椎间盘疾患而不得不行椎间盘切除病人,术后如何重建椎间盘功能,是骨科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外学者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人工椎间盘的概念,本文结合我院实施的6例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及退变 椎间盘正常时吸收传递、重分布: 压应力、张应力、弯曲应力、扭曲应力和剪力。 当椎间盘退变时,传递应力为非均匀的。 张力特性:椎间盘承受张力的刚性较承受压力时小。 弯曲特性:有趣的是,与压应力相比,弯曲应力是最易引起椎间盘损伤的应力。 扭曲特性:扭曲对椎间盘产生剪力。当椎间盘病变时,抵抗扭曲力负荷下降25%。 剪力特性:人体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超过,表明造成损伤的负荷是由弯曲、扭曲和张力负荷的结合引起的。 两个相邻椎体及连接它们的椎间盘、小关节和韧带结构称为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也称运动节段。FSU是能够反映脊柱生物学特性的最小单位,同时也是稳定脊柱稳定的最基本单位。 脊柱稳定可以分为: 被动--椎体各种小关节, 动力学--韧带、关节囊、纤维环; 主动--肌肉;流体学的,即髓核。 退变椎间盘发生生化和结构改变,变化包括: 终板变薄透明化; 纤维环破裂; 肉芽组织再生,表明机体的纤维修复尝试; 髓核水份减少,张力下降同时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