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患者的辨证论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腰痛患者的辨证论治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腰痛患者的辨证论治 罗守滨 (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 【中图分类号】R256.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3-0386-02 腰痛是指腰部感受外邪,或因外伤或因肾虚而引起的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腰府失养所致的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1 病因病机 1.1 病因 1.1.1 感受外邪 六淫之中,以湿邪致病者多,但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湿性阴凝,阻碍气血流通。居处卑湿、寝卧湿地;或者水中作业,衣着冷湿,寒湿入侵,留着腰部,发生腰痛。长夏湿热交蒸,或寒湿郁而化热,湿热内蕴,阻遏经脉,亦可发生腰痛。 1.1.2 闪挫跌仆 举重抬物,用力不当,屏气闪挫,暴力扭转,或因跌仆损伤,致气血瘀阻,发生腰痛。 1.1.3 年老久病 高年肾气衰微,精血亏耗,房室不节,劳作伤肾,或久病伤肾,肾虚精亏腰府失养,而发生腰痛。 1.2 病机 1.2.1 基本病机 肾虚腰府失养和寒湿、湿热、瘀血痹阻经脉,气血不畅,是腰痛的病机所在。内伤不外乎肾虚,外感总不离湿邪。肾虚是发病的关键,风寒湿热痹阻不行,常因肾虚而客。 1.2.2 病位 本病病位在腰,与肾及足太阳、足少阴、督、带等经脉密切相关。腰为肾之府,赖肾之精气以濡养,故肾虚可致腰痛。因足少阴肾之脉,贯脊,属肾,络膀胱;足太阳之脉,夹背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督脉贯脊上行;带脉起于季肋,绕腰一周。故腰痛与上述经络病变亦有关。 2 辨证论治 2.1 治疗原则 属实证者,以祛邪通络为主,寒湿者宜温化;湿热者宜清利;血瘀者当活血。属虚证者,治以补。肾益精,或温阳益气,或滋肾养血。 2.2 分型论治 2.2.1 寒湿腰痛 症状 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体倦乏力,或肢末欠温,静卧痛势不减。 舌象 舌淡或淡红,苔白腻。 脉象 脉沉迟或缓。 证候分析 寒湿痹阻腰部,故腰部冷痛重着;寒、湿俱为阴邪,得阳运始化,阴雨寒冷天气,寒湿更甚,故疼痛加剧;静卧更易使湿邪凝聚,故静卧痛势不减;苔白腻,脉迟或缓本为寒湿之象。 治法 散寒除湿,温通经络。 方药 渗湿汤。 方中干姜、丁香温中散寒,苍术、白术、茯苓、橘红健脾祛湿,甘草补中益气。 加减 1)若寒甚痛剧,腰部拘急不适,肢冷面白者加附子、桂枝温阳散寒。 2)若湿邪偏盛,腰部沉重胀闷者加藿香、通草燥湿宣通。 3)若兼风邪,腰部窜痛,痛处不定者加羌活、独活、防风,或改用独活寄生汤。 2.2.2 湿热腰痛 症状 腰髋弛痛,牵掣拘急,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加重,小便短赤。 舌象 舌红,苔黄腻。 脉象 脉濡数。 证候分析 湿热壅于腰部,筋脉弛缓,经气不通,故腰髋弛痛,牵掣拘急,痛处有热感;热天、雨天热重湿增,故疼痛加剧;活动后气机得以舒展,故疼痛减轻;湿热下注膀胱,故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之征。 治法 清热利湿,疏经活络。 方药 加味二妙散。 方中以黄柏、苍术辛开苦燥清热化湿;防己、萆薢利湿活络;当归、牛膝养血活血,牛膝引药下行直达病所;龟板补肾滋肾,防苦燥伤阴。 加减 1)临证可加土茯苓、木瓜、络石藤,以加强舒筋通络止痛之功。 2)若舌红苔黄,脉数明显,热象偏重者,可加栀子、泽泻、木通以助清利湿热。 3)若湿热伤阴,腰酸腿软,手足心热者,治当清热利湿,兼顾阴津,可加女贞子、旱莲草。 2.2.3 肾虚腰痛 症状 腰痛隐隐,绵绵不休,酸软无力,行立不支,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偏阳虚者,腰部发凉,少腹拘急,面色白光白,四肢欠温,少气乏力;偏阴虚者,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 舌象 偏阳虚者舌淡白,苔薄白;偏阴虚者舌红少苔。 脉象 偏阳虚者脉沉细;偏阴虚者脉细数。 证候分析 肾之精气亏虚,腰脊失养,故腰部酸软无力,其痛绵绵;因属虚证,故喜揉喜按;劳则气耗,故遇劳更甚,卧则减轻。阳虚不能温养经脉,则少腹拘急;阳虚不能温煦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