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液生理09.03.20
(一) 造血过程 骨髓造血干细胞 定向祖细胞 可识别前体细胞 外周成熟血细胞 (二)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1.红细胞生成所需的原料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其他激素(雄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三)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破坏 四、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一、血液凝固 (一)血液凝固的现象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溶胶状态转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它包含着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参与的、复杂的蛋白质的酶解反应,其最后阶段表现为血浆中的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称为凝血因子。 根据其发现的先后顺序,由国际凝血因子命名委员会以罗马数字编号命名,共有12种,即凝血因子Ⅰ—ⅩⅢ。 (二)凝血因子 除钙离子与磷脂以外,多数是蛋白酶,血液中以酶原形式存在,水解后具有酶的活性。 习惯上在该因子代号的右下角标上“a”,如Inactive Ⅺ(FⅪ)被激活为Active Ⅺa( FⅪa)。 Activation Inactive XI Active XIa + 血浆和血小板中的酶,加强纤维蛋白间的结合 和维持血凝块稳定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ibrin-stabilizing factor,FSF) ⅩⅢ 蛋白水解酶,参与内源性凝血机制,激活纤维 蛋白溶解酶 接触因子(contact factor) Ⅻ 肝合成血浆蛋白,缺乏将引起血友病C。参与 内源性凝血机制 血浆凝血激酶前质(plasma thromboplastin antecedent,PTA) Ⅺ 肝合成蛋白,参与外源性凝血和内源性凝血机 制 Stuart-Prower因子 Ⅹ 肝合成血浆蛋白,缺乏时将引起血友病B。参 与内源性凝血机制 血浆凝血激酶(plasma thromboplastin component,PTC) Ⅸ 肝合成球蛋白,缺乏时将引起血友病A。参与 内源性凝血机制 抗血友病因子(antihemophilic factor, AHF) Ⅷ 肝合成血浆蛋白,参与外源性凝血机制 前转变素(proconvertin) Ⅶ 肝合成或血小板释放的血浆蛋白,参与外源性 凝血和内源性凝血机制 前加速素(proaccelerin) Ⅴ 从饮食和骨释放获得,参与血凝全过程 Ca2+ Ⅳ 损伤组织释放的磷脂蛋白复合体,激活外源性 凝血机制 组织凝血激酶(tissue thromboplastin) Ⅲ 肝合成的血浆蛋白,可被激活为凝血酶 凝血酶原(prothrombin) Ⅱ 肝合成的血浆蛋白,可被激活为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Ⅰ 特性和功能 名称 因子 血液凝血因子 第一步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三)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 凝血酶原激活物 Ca2+ 第二步 凝血酶原 凝血酶 凝血酶 第三步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Ⅳ+Ⅴ+PF3 X Xa II IIa I Ia 凝血过程: (四)血液凝固的机理 1. 内源性凝血途径 是指参与凝血的全部凝血因子都来自血液的凝血途径。 Blood Vessel Injury IX IXa XI XIa X Xa XII XIIa Ⅱ Ⅱa Fibrinogen Fibrin monomer XIII 内源性凝血途径 Fibrin polymer PK K Ca2+ VIII PF3 Ca2+ V PF3 Ca2+ 第4章 血液生理 本章主要内容: 1、体液的组成 2、血液的组成和特性 3、血细胞及其功能 4、止血、血凝、抗凝 5、血型 目的要求: 1、了解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 2、掌握血浆和血细胞的生理机能。 3、理解生理性止血机理和血型含义。 概述: 体液:体内水及其中的溶质, 细胞内液40-45% 占体重60-70% 组织间液10-15% 细胞外液20-25% 血浆 等 5% 概述 体液的分布 人体内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 一、血液的组成 (一)生物学组成 明确全血、血浆、血清、比容、等概念 用离心方法测得的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水(80%) HCO3- 、Cl- 、SO42-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 太平天国运动.ppt VIP
- 2025入团考试100题题库(含答案).pdf VIP
- [教学设计]信息科技 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古往今来话编码.docx VIP
- 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制度.doc
- 19 不间断电源(UPS)应急电源(EPS)机组(供电系统)空载负载运行调试记录(二) GD3030313-2.xls VIP
- 盘扣式脚手架内排架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航空发动机结构:第六章,第四讲:燃烧室与加力燃烧室.ppt VIP
- 大学生物专业英语lesson_five.ppt VIP
- 2025年党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目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