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学生在幽默的氛围中学习历史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让学生在幽默的氛围中学习历史
河北省魏县第三中学(056800)董金玲
幽默是故事中的点睛之笔,教学中的幽默不仅能给课堂带来轻松与欢笑,而且能促进学生启迪与思考,它就是巧妙思考和深刻体会的有机统一。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运用幽默,往往能“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收和记忆新知识”,在谈笑风生中实现教学目标。
1 幽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导入,内容枯燥难学时,幽默是“开胃菜”,可以“活跃课堂,激发兴趣”;当学生上课疲倦时,幽默是“川菜”,可以“提神醒脑,提高效率”;历史教学中,课程大多安排在下午,学生们可能会因为内容枯燥而兴趣索然甚至打瞌睡,此时,教师靠单纯的提醒也许效果并不见好。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来一段幽默,不仅提醒了学生,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当学生不守纪律时,幽默是“特色菜”,可以“提醒教育,和谐课堂”。在课堂管理中难免会出点状况,如果教师能够适时捕捉各种契机,然后及时加以幽默处理,便可避免师生的直接冲突,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学记》)。
2 课堂教学中怎样运用幽默
2.1 上课前,精选“佐料与食材”。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化为一眼泉。要在课堂中创造智慧幽默,首先应该在平日博览群书、博采众长,特别是要留意和搜寻与课本知识有关的资料(如逸事、对联、诗歌、谚语、民谣、歇后语、漫画、歌曲等),并从中挖掘幽默精华,给教学预设备好足够的精选“佐料”。比如,讲到国民政府黑暗统治时,我找了当时的一些对联和数据,如:淤“这征税,那征税,除却菩萨都征税;英自由,美自由,只有国人不自由。”于“民国万税(岁),天下太贫(平)。”(刘师亮)
2.2 课堂中,修炼“厨艺”。如何让这些精选“佐料”让菜肴更加美味呢?当然需要一个好厨师。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middot;梅拉别思通过许多实验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强+55%的面部表情。可见,有了幽默材料远远不够,还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的推敲和揣摩表达技巧。而教学表达技巧的构成要素包括语音、吐字、音量、语调、节奏、语速、语汇、逻辑以及身态语等十几项,要驾轻就熟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但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回顾教学多年,我从当初上课的惴惴不安,到现在胸有成竹,幽默运用也越来越娴熟。
幽默教学时教师的眉眼都要动起来,有时需要用到神秘的口吻,有时需要夸张的语气,有时需要用讥讽的态度,有时需要故意严肃,有时需要故意傻笑,而有时甚至需要以上的综合版,如和学生探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原因时,为体现清政府腐败无能,我讲了奕经“五虎制敌”浙东反攻战的故事,在讲述中就需要我“翻脸”比翻书还快,所以教师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个演技派演员。
2.3 课后,完善“菜谱”。对于课上智慧的火花在课后应及时的记录补充,如果不及时把火花捕捉住,它就很可能就此熄灭。记录的形式可以是案例、教学反思、甚至是只言片语。
此外,为具备幽默素养,教师平时可以多看一些有关幽默的报刊、杂志,如《演讲与口才》、《幽默大师》等,养成幽默达观的开朗气质。这样,不仅对教学有帮助,而且对整个人生都大有裨益。
3 课堂运用幽默的注意事项
3.1 运用幽默的首要条件是有正确的师生观。首先,教师不能把嘲讽学生当幽默,与学生没大没小,乱开玩笑也不是幽默。
3.2 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精选材料设计教案,和教学风马牛不相及的或不能点题的幽默放在教学中就是一种失败。
在此本人有一例败笔,聊以自嘲和他鉴。在介绍古希腊文学时,为增强学生对“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认识,我特意讲了一个故事:“埃斯库罗斯连死亡都带有悲剧性,传说他是被一只鹰从空中丢下来的乌龟砸死的,因为老鹰为了要吃到乌龟肉,误把他的脑袋当作了石头———原来埃斯库罗斯是一个光头!”本认为是一个不错的点子,然而今年开学初在分析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子时,再次提到“悲剧之父”,学生唯一记得的仅是乌龟、老鹰和光头。我的目的是要学生记住人名,而要学生以一个感性的故事记住一个抽象的外国人名,这无疑是不可能的。
3.3 一切为了学生,所以精选的材料必须要通俗易懂。有位教师在分析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时,引用了一首当时的民谣:“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嘴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脂油,亏老先生下手。”(李开先《一笑散》)此民谣用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但是这样的诗句学生一时理解不了,教师要浪费课堂宝贵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