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学12 传播学教程 教学课件
(二)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silence) ——伊丽莎白·内尔–纽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1973 沉默的螺旋的基本思想: 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者“优势”意见时,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者“劣势”意见时,一般人会由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经过大众媒介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者“优势”意见所认知。在“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中,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产生了。 沉默的螺旋的三个命题 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害怕孤立 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 来影响和控制舆论 沉默的螺旋的理论核心 舆论观 卢梭:公共意见,库利:社会互动的有机体的意见。行为科学:多数人的意见。社会心理学:是表面上的“多数人意见”,是可以操纵的。 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三者作用的结果。 2. 对“意见环境”的认知会带来压力或安全感。导致“多数意见”的诞生——舆论。 3.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的社会皮肤”: 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 同时,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三)培养理论( Cultivation Analysis ) 对大众传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代表理论是“培养”理论。 文化的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理论正是从这一点切入,揭示了大众传播在文化变化方面所起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培养”理论也称为 “教化分析”、“涵化分析”等等。 这一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现实观究竟具有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怎样发生的? 这些问题都是“培养”理论所分析研究的。 “文化指标研究” 尼克松在任期间曾授意发展研究一个可以反映美国生活素质的指标。 传播学者葛伯纳1972年,开始进行 “文化指标”(Cultural Indicator) 研究。 葛伯纳选择了传媒作为他的研究重心,文化指针研究共分为三个部份: 传媒体系制作过程分析 (Institutional Process Analysis)、 传媒讯息系统分析 (Message System Analysis) 涵化分析 (Cultivation Analysis)。 培养分析的研究方法: 在美国政府“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的支持下,葛伯纳主要是通过分析暴力片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以及暴力内容对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来探讨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共识中的作用。 主要使用两种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 用于决定电视节目中一些信息出现的频率 实地调查法 用于询问电视观众对现实世界的观念和信仰。 培养分析的研究结论 冷酷世界症候群 (Mean World Syndrome) 长时间观看暴力电视节目的人,会变没有安全感, 最重要的是对暴力及暴力的受害人渐渐失去敏感和同情心,即麻木不仁(Desensitization) 看惯了暴力,所以要看更激烈的暴力才觉得刺激 长期的电视暴力浸淫之下,这些人就变得自私、冷酷、缺乏同情心及爱心、难于与人愉快共处。 葛伯纳等人认为,大众传媒向人们提示的社会生活景象只是一种“象征性现实”,但由于人们很少加以怀疑就接受了这些媒介内容,导致了人们心目中的“主观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偏差。 同时,这种影响并不是在短期内以明显的方式形成的,而是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根据“主观现实”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媒介具有偏颇性的“象征性现实”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从而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 (四)知沟理论(knowledge gap) 知沟理论的产生背景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为回应社会上要求教育机会平等的呼声,拍摄了一部电视教育节目《芝麻街》,该节目作为政府学前启蒙项目的一个尝试于1969年播出,目的是为那些家庭贫困儿童提供学前启蒙教育的机会,缩小贫富儿童学前教育的差距,以缓解儿童由家庭经济状况而造成的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芝麻街》播出后,对贫富儿童所产生的教育效果都非常良好; 2. 但是富裕儿童对节目的收视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企业战略管理第十二章 企业稳定型战略与紧缩型战略.ppt
- 企业战略管理第十章 企业跨国经营战略.ppt
- 企业战略管理第四章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ppt
- 企业文化全套课件.ppt
- 企业数据SWOT分析PPT模板.pptx
-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方法与误区分析(讲义).doc
- 企业物流管理 案例汇总(全套).doc
- 企业物流管理2008全国精品教案.doc
- 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培训.ppt
- 企业研究方法1 什么是企业研究.ppt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