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宸翰与书坛流风(上)
明代初年的书法,主要是围绕着明代皇朝的建立而逐渐展开的。洪武坐定江山,开始完善宫廷行政机构建制,从所建机制分析,有相当一部分机构是沿袭前朝,又经过永乐、宣德时期不断完善逐渐形成自己的定制。
围绕着皇室生活、朝廷行政建立了文翰笔札机构,为此招收大批服务于宫廷的御用书家。尤其是明代初年,这些御用书家多来自于大臣的推荐和征聘元朝遗民。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科举制度成为选拔书法人才的主要途径。
一、明朝初年的书法是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延续
元朝灭亡,明朝继起。太祖朱元璋作为一位有远见卓识的领袖人物,在未统一天下之前,就已经着手政权建置的准备。朱元璋攻克金陵后,征召儒士范祖干、叶仪。攻克婺州后,召入儒士许元、胡翰。攻克处州后,召入耆儒宋濂、刘基、章溢、叶琛至建康,创礼贤馆处之。以宋濂为江南等处儒学提举,章溢、叶琛为营田佥事,刘基留帷幄预谋议。并敕中书省说:“今土宇日广,文武并用。卓荦奇伟之才,世岂无之。或隐于山林,或藏于士伍,非在上者开导引拔之,无以自见。自今有能上书陈言、敷宣治道、武略出众者,参军及都督府具以名闻。或不能文章而识见可取,许诣阙面陈其事。郡县官年五十以上者,虽练达政事,而精力既衰,宜令有司选民间俊秀年二十五以上、资性明敏、有学识才干者辟赴中书,与年老者参用之。十年以后,老者休致,而少者已熟于事。如此则人才不乏,而官使得人。其下有司,宣布此意。”在征召天下贤才的同时,还为新老交替培养下一代年轻“俊秀”的使用做了明示。那么,对“年老者”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是接受了元朝朝臣,孙承泽在《春明梦余录?礼部?贡院》中提到的梁贞、沈梦麟、滕克恭曾经都在元朝做官。梁贞在元至正年间为国子监生,授太平路教授。沈梦麟在至正年间中乡试,授婺州路学正,迁武康县尹。滕克恭累官集贤直学士。诸如此类,原政权遗老经历了政权的更迭,又多为明代政权所任用,有的甚至还留在原来的职位上。朱元璋开国立政“广征耆儒”的政策,无疑为明代的体制创建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前朝文化的传播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朱元璋征召有文化素养的知识分子来完善和健全他的统治机构,其中包括一大批缮写人员。解缙在评述他的前辈吴勤时透露,“馆中能书者数百人”,洪武时期这“数百人”应该是明代朝廷中书法者的先驱。
二、明代的宫廷书法者
从宫廷内部结构分析,宫廷书法者主要来自宫廷内部的三种人。皇帝自身、阁臣与词臣、中书舍人。皇帝生活在宫廷之中,他所从事的书法活动显然与宫廷有着直接联系。阁臣词臣则是宫廷书法缔造者和组织者,他们在协助皇帝参决政事的同时,还为朝廷梳理文翰,司掌笔札,当好文学侍从。他们的书法不仅影响着宫廷臣子的书法,同时,也受宫廷内部所形成书法风格的影响。中书舍人是朝廷在科举中选定、培养,以及从社会挑选而来的专职御用书家,服务于朝廷的书写机构。
1?皇帝
历代建国皇帝都以能征善战,统辖千军,建立帝业,统一全国之雄悍气魄和威武之势,被后人纳入书法评论之中。诸如评论唐高祖书法为“运龙爪,陈睿谋,自我雄其神貌”。评宋太祖言“雄伟豪杰,骇动人耳目,宛见万乘气度。”评明太祖朱元璋言“神明天纵,雄强无敌。”这些都展示了开国皇帝征战时的威武气势,尽现了“书如其人”的人性化艺术观点。
朱元璋存世书法有《大军帖》 《总兵帖》《步辇图题跋》,从这些书法作品形象特征可以看出,他的书法与明代历届帝王书法在传承中有着不同的关系。书法表现下笔刚决,厚实深沉,体态宽绰且锋棱外露,结字不胜规整,多殊形异态,显然与传承有序的传统书法有明显的区别。
朱元璋的文化素养是在长期讨伐征战中培育的。他出生于烽烟四起,朝不保夕的年代,家境贫穷之极,十七岁那年,父母兄相继殁,而因贫不能葬。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在元政不纲,盗贼四起,天下大乱之时,他从军转战。在征战当中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并在至正二十七年三月开始设置文武科取士和翰林院,并派遣起居注吴琳、魏观以币求遗贤于四方。这一求贤若渴的明智之举,为他一统天下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他书法“雄强无敌”的评论是人们对其英雄气概所予以的形象比喻。朱元璋的代表性书法作品是《大军帖》,这是朱元璋写给部将的一封信。从内容分析,全国尚未统一,战事频仍。大军所过之处,收降元朝官员甚多,就如何妥善处置告谕部下。此帖点画稚朴顿拙,简峭之中颇显法度,益于己意,其体势得自然之趣。从书法体式和风格来看,非同于承师教化那样有明显的章法,而是带有一种畅达和野性。
现存明代帝王书法墨迹并不多见,文字记载也寥寥无几。故宫所存皇帝墨迹有《朱高炽行书敕谕两页》 《朱瞻基行书新春等诗翰卷》 《朱由检行书横额》,从这几位皇帝的书法来看,都具有一定的传承关系。
明代黄佐《翰林记?习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