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却又永恒――人民音乐家聂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匆匆却又永恒――人民音乐家聂耳   聂耳在深重的民族灾难和尖锐的阶级矛盾交织的时代,以歌声冲破了黑暗,像暴风雨中的海燕一样翱翔高歌。正如冼星海所指出的:“聂耳,他产生在中国音运一个沉默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处于一个灾难深重的关头,但他冲破了这大革命时代前夜的沉默……以最新的、革命的、斗争的姿势出现,这位年轻的作曲家,虽然不幸英年早逝,仅留下37首歌曲,少量的民族器乐曲和两首口琴曲,却以他满溢的才华和大胆创新的精神谱出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冼星海全集编委会《冼星海全集》第一卷,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版。)纵览聂耳留下的宝贵遗作,回顾他身处的时代,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他的歌曲正是时代呼唤的新兴音乐。在靡靡之音泛滥充斥和初创的艺术歌曲被崇尚的时代,他以不拘一格的首创精神,创造了时代迫切需要的振奋国民,召唤民众的心声。    一、聂耳简介    聂耳于1912年2月14日出生于云南昆明,取名聂守信,字子义或紫艺。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靠母亲维持家道,抚养四个孩子。母亲的乐观、刚毅与善良,对聂耳的成长、性格形成和音乐成就都有深远影响。    聂耳10岁时学会了笛子、二胡、三弦、月琴等多种乐器。音乐为他开拓了比大多同龄儿童更广阔的视野,带来更多的生活乐趣。他在家组织家庭小乐队,在学校常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种演出。中学时代他开始尝试音乐创作,谱写了第一首歌曲,是为自己小学母校写的校歌――《省师附小校歌》。    1927年聂耳考入云南第一师范,第二年加入校内青年进步组织共产主义青年团,逐步形成热爱人民、反抗压迫、爱憎分明的革命性格,并将自己的抱负与思想跟爱好的音乐紧密结合。还与友人一起组织“九九音乐社”自编自演进步剧目,宣传革命,唤醒民众。1930年聂耳步出校门投身社会,在上海度过他一生中最重要、最辉煌的四、五年时间。在这里他加入上海进步组织“反帝大同盟”,参加革命活动,创作了大量流芳百世的作品。    1931年聂耳在上海考入黎锦晖主办的“明月歌舞团”,为从事音乐专业的学习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聂耳音乐天赋得以升华和走向专业创作的重要环节。1932年聂耳在北平跟左翼戏联和音联取得联系,参加他们组织的街头演出活动,结识了革命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人――田汉,为他走上革命道路奠下重要基石。1933年与田汉、任光一起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后经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又同田汉、吕骥、任光等人组织上海左翼剧联音乐小组。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而亡,年仅23岁。    二、聂耳的歌曲创作    聂耳的歌曲创作始终围绕当时进步电影、舞台剧和话剧等“左翼”戏剧作品展开,大致分为群众歌曲和抒情歌曲两类。    1、群众歌曲    群众歌曲是聂耳歌曲创作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价值最高的部分,又由救亡歌曲、工人歌曲和儿童歌曲组成。救亡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毕业歌》(电影《桃李劫》主题歌)、《前进歌》(原名《苦力歌》,舞台剧《扬子江暴风雨》插曲,田汉词)和《逃亡歌》(即《自卫歌》,电影《逃亡》主题曲,唐纳词)等,它们饱含着作者创作激情,充分表达了当时全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爱国热情。    工人歌曲有《大路歌》(电影《大路》主题曲,田汉词)、《开路先峰》(电影《大路》插曲,孙师毅词)、《码头工人歌》(舞台剧《扬子江暴风雨》插曲,蒲风词)、《打长江》(电影《凯歌》主题曲,田汉词)等。聂耳以出色的歌曲创作准确、深刻地塑造工人形象,反映工人阶级的艰苦生活和内心的愤恨与反抗,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社会现实斗争意义。    儿童歌曲有《卖报歌》(安娥词)和《牧羊女》(孙师毅词,电影《飞花村》插曲)等。聂耳改变了黎锦辉等人的20年代儿童歌曲创作的主题与格调,在题材、风格上有了新的发展,在超越儿童歌曲创作的模仿阶段和适于儿童歌唱与表演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    2、抒情歌曲    抒情歌曲也是聂耳的歌曲创作中独具匠心的部分,代表作有《铁蹄下的歌女》(许幸之词,影片《风云儿女》插曲)、《塞外村女》(唐纳词,影片《逃亡》插曲)、《飞花歌》(孙师毅词,电影《飞花村》插曲)等。这些作品大都以不同阶层,不同经历的妇女形象为题材,表现了当时各阶层女性的不同思想感情,音乐性格细腻、深情、含蓄、生动,准确而传神地刻画出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    三、聂耳歌曲的创作特征    (一)题材的时代性与进步性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大地,到处响彻着抗日的时代呐喊。聂耳以其歌曲创作为这一呐喊平添了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风景,奏响了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准确生动地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为民族生存而战的勇敢牺牲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阶层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