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画坛得了“大”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下的画坛得了“大”病   你搞百米长卷,我就搞数百米长卷,你搞一千平方,我就搞数千平方,总之,要搞就搞成吉尼斯之最!   我以为,当下中国画坛得了一种叫“大”的病,那就是画的尺幅越来越大,各类所谓最大或最长的“大画”此起彼伏,历史记录不断被“刷新”。   无论走进哪个画展,我们都会发现,过去认为很大的四尺整张,如今在展厅已显得小家子气了。六尺、八尺、丈二甚至更大的大画是越来越多,成了当下创作所谓“大”作的主流趋势。如果仅仅如此,或许还谈不上得了大病。因为和一些所谓的鸿篇巨制比较起来,这些六尺、八尺的,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近年来,除了那些百字号的,如百虎图、百鸡图、百马图等走马灯似的层出不穷外,更甚者,就是那些非得要争下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不可的所谓鸿篇巨制,你搞百米长卷,我就搞数百米长卷,你搞一千平方,我就搞数千平方,总之,要搞就搞成吉尼斯之最!   也许受这样的氛围影响,我的一位画家朋友,为了完成创作一幅中国最大油画的夙愿,居然兴建了一幢别墅,专门辟出一个上千平方米的大厅,准备用来展示这幅巨作。我问之为何非要如此大兴土木,放展览馆不行吗?他笑答:这么大的画,就是中国美术馆也展不了啊!   理性地翻看中国绘画史,可以发现,画的内涵和容量,绝对不是由画幅大小所决定。论画幅,宋、元的花鸟小品绝对是小画,但张张精致完美,堪称神品。   呜呼!画,难道一定是大就好吗?难道只有画幅大的作品才能称之为“大作”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但问题是,为什么画者趋之若鹜呢?分析各种原因和动机,无非四点:一是追求展厅视觉效果,欲以此“大”幅效果得以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二是为增大润格尺寸,获得更大利益;三是为博取名头、制造卖点而进行的新闻炒作;四是会堂馆所的客观需求。说到底,其实是好大喜功、追名逐利的功利思想和浮躁心态使然。   纵观这些所谓的大作,虽篇幅越来越大,但画质并未等而大之。内涵空泛,形象苍白,画面耐不住细品,有的甚至明显看得出是急于求成而生拼硬凑的应酬之作。缺乏沉淀,缺乏品质,缺乏深度挖掘的人文内涵,是当下“大”画的通病,也是导致大画只能喧嚣一时、过后即逝、难成经典的原因所在。   理性地翻看中国绘画史,可以发现,画的内涵和容量,绝对不是由画幅大小所决定。论画幅,宋、元的花鸟小品绝对是小画,但张张精致完美,堪称神品。近代的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等大家的精品佳作,也大多在四尺以内,尤以四尺对开、三开为最。李苦禅、潘天寿画过一些大画,其实也是小画的格局,不过是把小画放大而已。八大山人、石涛有一些大画,画得很好,气韵生动,有质有量。龚贤画过不少大画,总觉得有些“闷”,感觉比画小画还吃力。纵观几千年画史,所谓煌煌巨作,细数下来,能耐细品者寥寥。如巨然的《万壑松风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说是巨作,其实大多数也是高不过尺许的长卷,但咫尺之间,给人以万里气象,无愧大家手笔。   反观西方亦然。虽然不乏伦勃朗的《夜巡》、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拉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列宾的《伏尔加河的纤夫》等大画,但更多的经典是那些尺寸不大的油画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日出》、列维坦的《弗拉基米尔路》、克拉姆斯科依的《无名女郎》等,都是美轮美奂、百读不厌的永恒经典。   无论是早期的古典画派,还是后来的印象画派、野兽派、立体派,所作大多是画幅不大的作品,伦勃朗除了《夜巡》,其他也都是小幅油画作品。尤为令人称道的是荷兰的风俗画家维米尔,他的油画非常小,也就现在的杂志那么大,和当下我国画家练笔的小品一般无二。可在这么小的画幅里,维米尔居然能把人物造型、光影变化、画面构图等塑造得那么完美,可谓螺丝壳里做道场,壶小乾坤大。画幅虽小,但每幅画都要两三年才能完成。也许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才成就了维米尔与伦勃朗、梵高并称荷兰画坛三大家的杰出地位。   看来,那些认为只有画幅大,才会有气势,才能出传世之作的想法是多么偏颇。大画固然易出气势、吸引眼球,但如果驾驭不了而以至空洞无物、技艺粗糙、不耐玩味,反而会露短、显得浅薄,结果当然是弄巧成拙。小画虽不起眼,但精致耐看,甚至画出了大境界、大气势,岂不更让人挑指称赞?所以那些片面求大,盲目攀比的功利思想当休矣。   画家,本就是散淡的性情中人,更应该沉得下心来,耐得住清静,该多大画幅就用多大画幅,何苦非要整那么大的事,弄得自己受累、观众受罪呢? 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