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李鸿章”的影像塑造看历史演绎的人性化
摘要 在以道德标准评判人物的典型意义的传统观念背景中,探讨电视剧《走向共和》的李鸿章是最有争议的人物。该剧的影像特征,从李鸿章的改革、改革的特点、改革的必然失败三个方面分析塑造一个“悲剧英雄”所运用的影像手段。创作者从历史理性出发,展现了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有限价值,折射历史剧创作的人性化趋势。
关键词 李鸿章;《走向共和》;悲剧英雄;影像塑造;人性化
过去人物的塑造讲究“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并以道德标准评判人物的典型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思想文化界人文精神的回归和发扬,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不再仅以道德标准为主,而更多地从人性的角度进行审视和挖掘,充分展现人性的两面性和复杂性,充分揭示人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命运发展的必然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唐浩明、二月河等一批中年作家则“采用大文化大人文的视角”,对长期被封闭的狭隘阶级论、本质论和政治理性遮蔽的历史进行“翻案”式的叙述。在我国的教科书与历史著作中,许多近代历史人物,都被贴上不同的政治标签,成为政治宣传画上的脸谱。例如,李鸿章、慈禧、荣禄、袁世凯这样一些重量级人物,在历史教科书中,他们都是十恶不赦的历史罪魁。《走向共和》自播放以来引起世人广泛注目,不可否认的是,这部作品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大胆地突破了50年来,甚至近百年来已经形成的刻板的脸谱化的形象,并大体上使众多历史人物更接近于其历史真实的面目。作为长编电视连续剧凭借其宏大、客观的叙事优势,再现了戊戌变法、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等发生在近代中国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在广大电视受众面前尽情地展示了创作者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新诠释。
《走向共和》中的李鸿章是最有争议的人物。观众中不少人认为该片美化了李氏,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长期以来受50年代史学观影响太深,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式所致。当人们面对一个更为真实的李鸿章形象时,反而更难以接受。《走向共和》是把李鸿章作为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来折射一个腐朽没落王朝的衰败和灭亡。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英雄虽有着不凡的价值,失败是他的必然结局。电视剧充分展示了悲剧英雄失败的社会政治和人文环境。李鸿章作为一个悲剧英雄在电视剧中的影像塑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落王朝的改革――寸步难行
首先,李鸿章是个有作为的改革者。《走向共和》不仅展示了李鸿章在推行洋务、追求“船坚炮利”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而且还运用许多细节着重描绘了他在做这一切时种种额外的付出。于是电视剧中虚构或写实了诸多细节:为了讨好或说服慈禧,他绞尽脑汁考虑慈禧的生日礼物,把一只小鹦鹉当祖宗似的敬;请慈禧喝咖啡、吃西洋蛋糕;时时处处向慈禧表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老祖宗的社稷江山……在遭到慈禧冷落后,又克制自己的厌恶去巴结太监总管李莲英,送他脚气水,送他银票等等。其次,作为当时朝廷里少有的了解世界形势变化的官员,只有李鸿章最清楚,北洋水师虽然曾经号称世界第八、亚洲第一,但由于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对中国虎视眈眈的近邻日本的崛起,北洋水师在中日力量对比中已逐渐没有优势可言。当务之急是尽快更新设备、加强力量。可是添置军舰的计划却遭到了主持户部的“清流派”人物翁同??的刁难。因为经费支拙,中国订购的新型军舰为日本所获;订购的炮弹也不能及时到位。在醇亲王阅兵时,只能令部下以血肉之躯引爆靶舰。在众人的叫好声中,他却在偷偷地抹泪,交代善后工作……作为一位封建专制体制下的官员,为官多年的经验使李鸿章对中国社会的现状、对中国官场的特色了然于心。他要有所作为,却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责任心、眼光和手腕;他还要取得这个专制朝廷的大家长的支持,也就是说,他必须要得到慈禧太后的认可。否则,他将寸步难行。这是李鸿章作为一个务实的改革者必须要应对的一道门槛。电视剧极力向观众表明,身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虽然称得上是清政府的重臣、权臣,也有着太多的无奈。
《走向共和》的前半部基本上以李鸿章为主要人物进行塑造。篇幅接近20集,电视剧因为有了长铺的画卷而能细致演绎历史,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虽然少了一些需大力虚构提炼而得的精致,却可以自然而然、毫无避讳的拉出一个实实在在的历史流程来。李鸿章在这里完全是一个没落王朝垂死挣扎的代表。纵然有改革的良好愿望,但已是回天无力、无可奈何。李鸿章的处境也可看作封建专制体制下想有所作为的人的共同处境。从陈旧落后的外界环境对改革的阻力来看,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当今改革先觉者的困难处境。
二、温和的改良――回天无力
其次,李鸿章的努力只是一种温和的改良,只是对病人膏盲、沉疴累累的清王朝进行敲敲打打的修补。作为统治阶级的中坚,他没有力量,也没有胆识从根本上改变朝廷的衰败。电视剧也合理的处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