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心蒙太奇”现象看影视媒介中的方言运用.docVIP

从“开心蒙太奇”现象看影视媒介中的方言运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开心蒙太奇”现象看影视媒介中的方言运用   [摘要]以“开心蒙太奇”形式出现的“方言滥用”现象正在把方言推向媚俗化、低级化。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承历史文化中恰当、规范地使用方言,这才是汉语方言在地域文化传播中应该坚持的方向。   [关键词]开心蒙太奇;方言滥用;地方文化;方言规范      近几年,重庆台一档30分钟的电视栏目一直“热播”着。这个类似电视小说的节目不仅演员全是业余表演爱好者,而且从头到尾说着标准的重庆话。最近,他们有了一项更新的挑战性举措:将《简?爱》、《桥》、《地道战》等中外经典电影片段配译成四川方言。他们制作的这类节目被贯名为“开心蒙太奇”,在各电视台的互动点播节目中播放,据称,该节目吸引了不少观众,其VCD的销量也很火爆。   “蒙太奇(montage)”源自法语,原为建筑术语,义作“组接、构成”。后引申指“文学音乐或美术的组合体”,用于电影则有了“混合画、画面剪辑”的意思。“开心蒙太奇”应该是很搞笑的动画、电影、人物等的组合,其核心就是其中对白的方言改造。   本来,这类节目的初衷只是将港台一些娱乐片改由方言配音,这倒无可厚非,因为两者都纯属娱乐。但将部分观众熟悉的中外经典电影配译成方言版,在对白中加入不少幽默搞笑的四川俚语如在《简?爱》中加入了不少“洗白、闷敦儿、妹儿”等俚语,一部严肃的经典的爱情电影被搞成了一场有点“无厘头”搞笑秀。所以,这里的“开心蒙太奇”并不是一部可以让你为之释怀一笑并铭刻于心的喜剧电影,其中的语言改版实际上反映出一种令人堪忧的方言滥用现象,并且这类方言滥用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全国各地蔓延开来。   “做女人难,做女老哇(鹰)更难”,如果你在西南几个省的公众场合用云南话把这句话讲出来,一定会显得很时髦。这是云南台用当地方言为动画片《猫和老鼠》配音中的经典片段。通过卫星电视的传播,在邻近几省掀起了云南话热潮。走在大街上,时不时都能听见小孩子学着电视里的云南腔。   由赵本山执导、主演的18集电视连续剧《刘老根》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后,在全国刮起了一股“东北风”。东北方言土语也通过他的铁嘴成为一大时髦,而随着《刘老根》的播出,民间开始流行一个模仿托福考试的《搞笑版东北话标准化试卷》,该“试题”分为四、六、八三级。四级是针对长江以南的观众,六级针对北方人,八级标准宣称足以考蒙东北人。比如四级标准的题:“哎哟妈呀,他对象长的老?`碜了”一句中,“?`碜”指:A好看; B丑; C长相一般; D美若天仙。六级标准,比如:“骂血人了”指:A赞美对方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B很漂亮;C脸有血色; D太狠了,极至。八级标准,比如:“戈能”是指:A垃圾;B一种能量;C一种粥;D没能耐。   雪村的“活雷锋”流行到几乎人人都能唱两句。一首在网络中传播,让全国人民说起来无人不晓的“开心蒙太奇”方言版《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则讽刺性地填补了该现象在音乐界的空白。“翠花――上酸菜”这句吆喝声已经有了无数方言版本,有人甚至衍生出不同版本的歌词。比如关于美国人的“俺们那旮都是美国人,俺们那旮全球有驻军……”最后一句是“翠西――上沙拉”。让人哭笑不得。   方言本来有方言的优势。他乡遇故知,用乡音聊天,就犹如喝着一壶美酒,痛快酣畅。同时方言也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如带有浓郁关东的土气和辣味的“二人转”、“拉场戏”、“抛头巾”,就犹如一杯醇香的红高粱;锡剧《二泉映月》中的江南民间小调“绣荷包”、“五更调”、“道情调”、“无锡景”,充满齐鲁风情的吕剧《李二嫂后传》的方言表演,使人们看到了传统优秀文化焕发的异彩;闻名全国、让人舌头都拐弯的“重庆言子”,幽默的用词中就夹杂着浓浓的做人道理。如果地方戏、说相声、演小品为了增加地方特色或多一些噱头,讲点方言土语倒也符合特别行当的特殊约定。只要保证方言沿着规范的轨道发展,优美恰当的方言使用在反映平凡老百姓生活的文化艺术作品中将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在近来的不少影视、音乐作品中,正是由于方言的恰当运用,从而具备了特有的艺术感染力。比如《没事偷着乐》里的冯巩的许多天津话片段流行一时,一声十足的天津味的“李元芳”也成了都市青年开玩笑的字眼;央视著名主持人倪萍在《美丽的大脚》中的陕西话,著名导演张艺谋所执导的《秋菊打官司》的西北话,让人从语言的层面感受到故事的真切;另外,影视媒介中恰当运用方言的经典还有如:张艺谋在《有话好好说》里操着陕北腔,喊出的“安红,我想你”台词,陆川导演的《寻枪》中姜文所讲的贵州话,《大明宫词》里武攸嗣的陕西方言,等等。方言所传递出的那种淳朴的乡土特色可以说是铸就影片成功的重要原因。这各情形在流行音乐中也有显著的例子,比如:李琼一曲《山路十八湾》一夜蹿红,靠的不仅是她嘹亮的嗓音,更是风味浓厚得让人一听就忘不掉的地方腔调;而宋祖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